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心甘情愿地加班干活。

    一开始还热血沸腾地加班。

    加着加着,看到整天不仅不加班还经常翘班的陈琛,他莫名的就不爽。

    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工具人。

    “别烦我。”

    陈琛在毛阶身边晃悠来晃悠去,实在是把毛阶给晃悠烦了。

    “给你给你,自己去看看。”

    毛阶随手丢了一份小册子给陈琛。

    那是各种政策方针实施的具体试点。

    主要涵盖了太原境内的主要道路和中大型村庄。

    “行,你继续忙,我去勉为其难帮你去视察一番!”

    拿到想要的东西,陈琛将小册子塞进了袖袋里,转身就跑。。

    这个之前以太原宣传小组为基础的项目计划。

    被陈琛称之为“太原形象”计划。

    将赤色太原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试验思想,试点推广。

    在外界容易看的见的地区先进行推广。

    比如从上党到太原的各个官道,还有那种坐标比较明显的中大型村庄。

    因为这些,是外来人到太原来最容易看到的,也是最早接触到的。

    不过并非说这就是面子工程和形式主义。

    这只是初期试点。

    一开始的试点还只是晋阳城周边,方便控制舆论和了解民意。

    在大概收集了解了大量名义之后。

    陈琛指导毛阶和阎仁改良了“太原形象”计划,获得了优化过的计划方案,开始以晋阳城为中心,在太原以扩散式的路径传播,以主要道路为核心传播点。

    优质政策,军民共存。

    同时将郭缊和徐晃筹划出来的蜂窝式卫所驻守制度在太原境内迅速推广。

    这小半年的太原,又有了不少的变化。

    其中“太原形象”计划的顺利推进,更是让整个太原以军民关系和团结合作为核心进行了初步的发展。

    其实刘备集团的智囊团们讨论出来的初步方案。

    有些要触碰到传统的统治方式。

    但是如今只是试点而已,而且陈琛用上了更好的理由。

    “为了应对防卫异族入侵的战时策略。”

    今后也有理由修改这种地方控制方式。

    以卫所为标点,进行蜂窝式铺设卫所。

    人不够,那就把卫所管辖的面积划分得大些,人够用,就把卫所管辖的面积划分得小一些。

    大卫所又能够划分涵盖成小卫所。

    而卫所的驻军,主要的任务其实也只是保持半脱产状态。

    主要精力在军事训练,保持每天小练,三天一大练,五天一集训的强度进行军事训练。

    而空余出来的时间则是在卫所驻点周围划分的军屯区域进行劳动生产,毛阶率领的屯田军,几乎是每个卫所都会配备一个屯田兵进行屯田指导。

    这屯田军毛阶带了快半年了,才带出来些皮毛。

    虽然没有办法提升很多的生产效率,但是应付一下基础教学还是可以的。

    虽然不少兵卒都是农民出身,但是他们其实也不是很懂得正确经验的屯田方法。

    而卫所并不属于地方武装力量,而是直辖于太原新军的。

    也就是徐晃统率的新兵队伍。

    但是卫所持有半枚信证。

    信证是陈琛发明的小玩意。

    一个完整的信证印记才能够代表一个地方**处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信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军信证,一部分是民信证,还有一部分是巡察证。

    军信证和民信证可以合二为一,形成一块印章。

    这里就会有人问了。

    那巡察证是什么情况?

    这就是陈琛这个脑子并不算特别好用的谋主想出来的简单的防伪方法。

    巡察证只有巡察官可以持有。

    巡察证是完整的印章,但是和军信证与民信证合成之后的印章不一样,而是刚好相反的。

    也就是阴文和阳文的区别。

    印章的设计是按照八卦卜算图来刻制的,在处理不同类型的事务时,需要按照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图案的契合。

    巡察证需要用到由郡府提供的特殊材质的墨,这种墨会添加一种植物,让信证和巡查证的颜色不同。

    每一件地方自理**最终都会将联合办案文书递交到晋阳城中。

    而信证必须完整,巡察证必须对应正确。

    才会作为直接的存证进行存档。

    否则就要重新审理案件。

    这算是给地方放权的初步安排。

    民信证是掌握在百姓手中的。

    以每个卫所管辖的区域形成一个聚落,这些聚落里正常来说都会有不少村庄。

    各个村庄推举出来的村长和乡老,组成一个聚落议会。

    聚落议会的地点在卫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