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将目光集中在那倜傥公子身上,宝玉与之相比,如萤火之光比皓月,怪不得他要以那种方法来退避,风口浪尖之处,若是不想尽办法褪下一身光环,那么祸事顷刻到来。

    可这谈何容易,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再看看这贾家子弟,一代不如一代,贾元春心中更是担忧起来,贾母日渐衰老,倘若他日魂归,贾府又当何去何从。

    众人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风’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一处处铺陈不一,一桩桩点缀新奇。贾妃极佳赞赏,又劝以后不可再奢,此皆过分至极。

    接着,众人又回到正殿处,谕免礼,归座,大开筵宴。

    宴毕,贾妃命人取笔墨来,择其最喜处题名,又题了一应的匾额,写下一手绝句,有道是:“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随后又向诸位姐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擅长吟咏,妹辈素有所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异日少暇,必补撰并等文,以记今日之事。”说罢,又让宝玉自其题联之处各做五言律诗一首,至于妹辈则各题一匾一诗。

    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皆应下,相继落座。贾元春笑着对王攸说道:“攸弟有探花之才,想来诗词歌赋必定是不在话下,随意则好。”

    王攸笑着恭敬称是,说实话他还是有些心虚的,想起了当初在江南贡院的乡试试卷,当时他可是做了一回文抄公的。

    “还好攸哥哥不参加,否则我等众人都被比下去了。”贾探春笑着说道。

    “你呀,快点想吧。”薛宝钗回道,随后便是看了一眼林黛玉,林黛玉也同时看向了她,四目相对之下,不免有着争锋之意。

    三春姐妹之中,要算探春最善此道,毕竟琴棋书画,看的书也多,自然是信手拈来,但她自知难与薛林抗衡,只好随众塞责而已,李纨也勉强凑成一律。贾妃依次看过去,称赞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姐妹可同列者。”

    至于宝玉此时却是有些着急,王夫人有心想让王攸过去看看,但是毕竟此间贾妃为尊,自不好说话,王攸无奈之下,只好起身,前往宝玉身边,贾宝玉见到王攸前来,虽是不好意思,但还是侧身让他看了一眼。

    果然如原著中所描述的那般停在了绿玉春犹卷处,王攸原本想要提醒的,哪知薛宝钗捷足先登,便是住了嘴,当宝玉问及绿蜡出自何处时,王攸却和薛宝钗一同说道:“唐钱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

    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连忙笑道:“该死!该死!这现成的眼前之物,偏到想不起来了,二位真是我的一字之师。”

    王攸笑道:“我只是你弟弟罢了,谈不上你师父。”随后又看了一眼林黛玉,只见她撇了撇嘴,显得有些不高兴,想来也是自己和宝姐姐心有灵犀的缘故。

    “其实说起这绿蜡二字,我还有一出处,可是这其中有用到李义山的晚晴二字,便只好作罢了。”王攸知道林黛玉不喜李义山的诗词,所以这般说来。

    林黛玉听后,果然面色稍霁,但随后又渐渐变红,腹诽道,他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李义山的诗词的,莫不是父亲说的不成。

    薛宝钗听说绿蜡还有一处出处,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不禁有些好奇,何人做过诗句中既含有绿蜡二字,又含有晚晴二字。是以想问,但无奈王攸不愿意说,且此时贵妃在此,亦需守礼。

    此时林黛玉未得施展其抱负,心中自是不快,尤其是先前薛宝钗和王攸居然同时指点宝二哥哥那句“冷烛无烟绿蜡干”,让她吃味不已。随后也走到宝玉一旁,宝玉见到林妹妹前来,心中自是欢喜不已,且听黛玉问道:“可都有了?”

    宝玉回道:“才有了三首,只差杏帘在望一首。”

    黛玉说道:“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说罢,便是回到自己的位置,低头思索了一番,随后便做了一律,写在纸条上,团成一个团子,轻轻的扔了过去,王攸站在宝玉身边,见到有一东西飞来,赶忙跳在一旁,惹得林黛玉笑出声来。

    因为她想起了当年自己将纸团子砸在王攸的眼角处的事情,随后小声说道:“我还以为攸哥哥无所畏惧,岂不料居然害怕一个纸团子。”

    贾母等人见兄弟姐妹们和谐打闹,心中觉自是舒畅。王熙凤自然看见了林黛玉扔纸团的动作和王攸躲闪的狼狈样子,同样是莞尔一笑。

    “攸哥哥,你不做一首吗?”贾探春希冀的看着王攸,轻声的问道。

    王攸思忖了一番,想到那日从园子后门进入一庭榭之处所见之景,便说道:“离这不远处东边小丘上的一处院落可有名字了?”

    宝玉将黛玉的杏帘在望抄录下来之后,便说道:“攸弟弟所说的可是那处坐落于桃林之内的小筑?”

    “想来应该就是那处!”王攸不确定的说道。

    “那处地处园子东北角落,偏僻的很,也就去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