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爱德华对汉森的演讲非常满意,米国人民就是吃这套,不管是说的对不对,只要能用让大家接受的方法表达出来,那事情就成了一半。

    至于可信度,嗨,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原本爱德华倒是尝试写个演讲稿给汉森,但他自己看看那个味道都有点不对。

    开场白大致是这样的:“国民苦不堪言,你们家人也一样吧?在越南战线的士兵,他们的姐妹要去拍c人影片来换饭吃!公民们没有工作,他们捱饥抵饿,疲惫不堪。大家听我说,大家听我说,建国先贤绝不希望百姓如此受苦,是华盛顿的那些特权派,他们造成国民的苦况。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站出来!清理国会山的蛀虫。”

    最后用“我等不知是狂是愚,唯知一路奔驰”来作为总结。

    应该说也行,还是那话,总感觉味道有点过于清冽,而且米国也没大尉军衔,这就显得不地道了,就像打call必须是肥宅来做才算正宗。

    现在,在汉森的煽动与引导下,开始往捐款箱里塞钱。

    人群非常踊跃。

    不少人玩命的捐款--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绿票子就往箱子里塞,这让爱德华觉得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汉森看到了他的疑惑,抽空和他咬了咬耳朵:“看到冲在最前面的那些家伙了么?他们都是我安排好的!”

    爱德华大惊失色:“你都会请……托儿了?”

    他想了半天,没找到合适的翻译方式,只能用中文发音说托儿两字。

    汉森这货虽然对中国菜没什么鉴别能力,但对撬边模子这种传统的东方智慧倒是很有研究……

    “什么托儿?”汉森莫名其妙“这些家伙和雷神有什么关系?是我找来的。”

    “是,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你,真是厉害!”爱德华由衷的赞叹,这tmd人才啊,真是搞街头运动的人才。

    “别小看他们,他们大多数是其他学校的学生领袖……”汉森低声道

    “可我看他们挺有钱啊……”爱德华道。

    这是常识,有钱人怎么会走上街头闹革命?

    靠着家里的地位和经济实力躺赢别人,这样的生活不香嘛?

    也就是家庭条件一般的普通人才想通过剧烈的手段来使得社会规则发生有利于自己的变动。

    “当然,你以为我那些叶子和lsd都是白给他们的么?”汉森笑的非常诡异“每个学生社团和领袖手里都有点钱,这些钱来路其实不怎么正,比如盗打长途,比如顺手牵羊把东西弄出去卖掉,比如拿某些基金会的……”

    “我和他们关系不错,就找他们帮忙,当然不能白帮,我手里这些药也正好半卖半送的出掉。反正这个事情从头到尾都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和痕迹。我自发的送药给他们,他们自愿捐献……还能带动其他人形成良好的潮流……”

    “好吧……你这家伙该去商学院才是……”某人自以为脑子灵活,结果发现在这路散手上还是不能和汉森比。

    “对了”爱德华问道“我刚才听你说,在芝加哥暴动的时候,休·海夫纳也参加了?”

    “是啊,你可别看那家伙是个花花公子,可真fxxk的有种,走在队伍最前面,艾伦·金斯堡在他身边,不停的想往他身上蹭……”

    艾伦·金斯堡算是眼下米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五十年代他和他的朋♂友比如科鲁亚克等人一起开创了新的诗歌潮流,以大胆和下流而被主流社会称之为“垮掉的一代”。

    既然不被主流社会待见,那可想而知,他在“非主流”的革命学生中间却有着很高的威望。

    顺便说一句,这些开创者们多半是双向插头,给人的感觉是具有挺高的审美情趣,看到漂亮的就想插一插,或者被插。

    这又让他们走在了时代的前面,眼下民权运动中几位中坚斗士,见到“垮掉的一代”都得尊敬的叫一声师叔,他们大致类似于基佬中的马丁路德金,辈分等同于朱迪嘉兰,一边是身体力行者,一边是被基佬骗婚的直女,大家团结起来,lgbt才有更美好的明天。

    艾伦·金斯堡曾有句名言“不要把疯狂藏起来”

    几乎成为这个时代每个年轻人的行动信条,并且身体力行。

    看看硝烟弥漫的合众国大地就知道了。

    虽然他的粉丝大多是白人-至少在媒体上是这样表现的,但爱德华觉得,那些贫民窟里的nger才是艾伦·金斯堡真正的灵魂默契者,尤其在开展零元购方面,哪怕是瘦小枯干的nger都能抱着硕大的20英寸显像管电视机健步如飞,让人不得不感慨偶像与诗歌的力量。

    艾伦金斯堡生于二十年代,童年是经历过大萧条的。

    论辈分比爱德华乃至婴儿潮要高上不止一代。

    不管是他的拥趸还是敌人都公认这家伙是个疯子,但没人否认他杰出的头脑,对他一直有种惋惜的观点,“如果他不这么乱来,那大概会是第二个惠特曼或者艾略特”

    但怎么说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