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且说颜良入汲县曹营。

    中军帐内,曹仁奉颜良为上宾,双将落坐左右席,取肉摆酒,气氛和睦。

    “曹议郎,今本将应约而来,有话不妨直言。”

    开口者,身高八尺,国字脸,吊角眼,浓髯,体壮肚圆,腿粗如柱。

    颜良,字伯骜,安平堂阳人氏,与文丑并称为河北名将,其人性格狭促,有独步武艺,却无领兵之谋。

    曹子孝举杯邀颜良同饮,继道:“伯骜将军,河内之地与冀,兖二州相连,属大将军与司空的内榻之所,今陈留王驱兵占之,已危及中原腹地,司空愿邀大将军共伐不臣者。”

    “既如此,夺下河内,应归何人所有?”颜良抚须作问。

    “哈哈哈,颜将军此话言之过早了,陈留王未退,一切都是空谈,且此事应由大将军与司空商议决定,非我等部将可言。”曹仁话语滴水不漏,只言同盟应敌。

    值此刻,一探马入帐:“报,眭固已降陈留王,长安大军入驻怀城。”

    “什么,眭固这厮降了张安?”颜良拍案而起。

    “颜将军,现在更需快速动兵了。”曹仁看着颜良的神态满意点头,这个消息他在昨日已知,今日这探马就是为颜良准备的。

    “也罢,归属之事日后再议,本将立即命高览入汲县。”颜良绝了踌躇之心。

    “将军聪慧,不过我等需先动身,占武德、山阳二城,以阻挡张安继续东进。”曹仁起身走向图前,为颜良解析长安兵马行军的路径。

    “本将去武德,曹议郎入山阳如何?”颜良不加思索地说道。

    曹仁微微一愣,他原本以为颜良会选择侧翼的山阳城,未曾想颜良要和长安大军正面对垒武德城,这让他之前制定的策略全然失效:“也罢,本将立即动身,从侧翼支援将军。”

    “甚好,让本将来会一会那号称勇冠天下的凉州骁骑!”颜良的确无二想,就是要和张安硬碰硬。

    翌日,颜良领五千先锋军出汲城,过获嘉县,直奔武德城。高览也在五日后抵达武德城。

    时见武德城府。

    颜良居首,侧坐二将,其余将领各站两列。

    “尔等听着,本将明日欲领兵去怀城会一会陈道、徐晃之流。”颜良是大将军袁绍麾下头号猛将,好战之心尤为强烈,自袁绍立军以来,鲜尝败绩。

    “将军,怀城驻军人数尚未查明,贸然进攻实属不妥,且将军为一营之帅,怎可亲身涉险。”

    左侧为首第一将起身谏言,此人身高近九尺,眉稀面圆,双目炯炯有神,须显黄,腰如豪鬣,臂似林猿。

    高览,字子奂,东莱昌阳人氏,以勇武拔建军旅,为人忠义,好谋善断。

    “本将军令已达,尔等无需多言。”颜良摆手示意高览退下。

    袁绍的将领中除了颜良文丑双子星之外,其余将领的关系都不和睦,袁绍喜欢听话的作战勇猛之士,很明显高览不属于此类。

    “不知将军要带多少人马去攻怀城。”

    韩猛,字莒子,冀州河间人氏,在袁绍伐公孙瓒时因武略拔于军中,也是袁绍口中的河北名将。

    “一万足矣。”颜良目生不屑,袁绍军从未和长安兵马交战,颜良的信心来源于常年被人吹捧和对幽无败绩。

    …………………………………

    次日,颜良领一万冀州甲赴怀城,在城东沙场拉开阵仗,高树颜字纛,鼓声雷鸣,士气雄浑。

    司隶卒见之,立即走府堂禀报,时厅中长安武将齐聚,张安正在向众将问策。

    “报!颜良大军已至城下,正在沙场叫嚣。”司隶卒单膝跪地道。

    张安闻声不言,眉头微微皱起,端杯饮茶。

    “敌军来了多少人?”马超起身作问。

    “约有万余。”司隶卒答。

    “嘶!”马超不敢置信,再问:“你可确定?”

    “依阵而观,确是万人。”司隶卒坚定道。

    “大都督,颜伯骜这厮为何来送死?”马超左右思虑不解,拱手向张安求答

    张安放下茶碗,低头看向图纸。

    “许是想引我军出城,后有伏兵?”徐晃给出一解。

    “嗯,先去城楼,会一会这河北骁勇。”张安挎剑出堂,众将相随。

    两刻后,张安一众显于城楼处。

    “呔!城楼哪个是雍汉陈道?速速通名。”颜良走马出阵,横刀于城下。

    “本将正是,来将何人?”城楼通鼓过后,张安朗声大喝。

    “吾乃河北颜伯骜,尔等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河内疆界?”颜良二扬刀。

    “本将奉天子之令讨伐逆臣,兴复汉室已十载有余,涛涛百姓共鉴,衮衮世家皆知,何来无名之说?

    反观袁本初,以威逼手段迫使冀州刺史韩馥败亡,连年伐战青州致使百姓流留,饿殍遍地,累尸成山,罪责罄竹难书,仍不知悔改,此间又想祸延河内百姓,到底何人是无名之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