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好,这时候就需要反复进行“调整、蒸镀、测试”过程,直到理论和实际相符合。

    第二种,是以现在的晶振装置位置,去重新标定各项蒸镀参数,比如Z因数等等。

    这种方法挺起来也挺简单的,但因为仪器是集成好的,内部的具体原理,以及计算膜厚的公式只有厂家那边知道,对于用户来说,想要自己去标定参数,难度还是有些大的。

    所以大概率只有把厂家喊过来,才能进行维修,而这种高价的仪器,如果喊来厂家来维修,费用基本都是大几千甚至上万的。

    两种方法,许秋权衡了一番,最终选择了第一种,毕竟,他有系统可以帮忙摸索嘛。

    现在,许秋已经把复制到模拟实验室中的这台调试好了,到时候返校过后他打算去一趟江弯,提前把现实中的那台也调好。

    另外,其实还有第三种调整方法,虽然不是很提倡,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那就是忽略实际上的膜厚,只用仪器显示出来的数据作为参照。

    也就是说,我们不去管实际膜厚是多少,就认定仪表显示出来的结果是相对正确的,哪怕仪器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的误差会很大。

    因为这种方法不需要标定实际的厚度,可以直接进行优化,所以比较节省时间。

    而且,对自己课题组内部的研究也没什么影响,只要找到最佳的条件,并一直沿用即可。

    不过,如果把文章发表了出去,可能会导致同行们很难重复实验结果。

    像是蒸镀传输层、电极的话,其实倒还好,因为这些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膜厚差10%-20%,最终效率的绝对数值,可能也就差0.5-1%,其他课题组还是可以大致重复出来的。

    但如果是一些关键性的实验操作,存在问题的话,那想要重复出来就很难了。

    现实中,确实也存在使用第三种方法的课题组,有些可能是故意想模糊实验条件,也有些可能是无意的。

    比如,张三是做有机合成的,他要合成某种化合物,参照了一篇文献。

    文献中说:“某个反应要在常温中剧烈搅拌过夜,然后……最终得到化合物3。”

    结果,张三实际重复了一遍,发现最终合成出来一了烧瓶的渣渣,点了个板,发现上面全是点,喜提一根“糖葫芦”。

    张三分析原因,发现发表这篇文章的课题组在咖喱国,文章发表日期是在夏天,而自己是在国内北方的一所高校实验室做的实验,且现在处于冬天。

    同样是“常温”,对方文献中可能是30摄氏度以上的常温,而张三自己实验室就算开着空调、暖气,常温可能也只有10-20摄氏度……

    别小看这10-20摄氏度,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中,温度是在指数上的,换言之,如果温度相差10摄氏度,反应速率通常会相差2-4倍。

    而且,大多数化学反应是存在活化能的,必须要外界给予的能量达到一定临界条件,才会让反应发生。

    另外,“剧烈搅拌”也是一个相对模糊的词,到底转速.算剧烈呢,还是1000+.算剧烈呢,这都很难说的清楚。

    最后,“过夜”也比较模糊,从第一天早上7点投反应,到第二天晚上7点结束反应,一共反应36小时,这属于过夜;而从第一天晚上7点投反应,到第二天早上7点结束反应,一共反应12小时,同样属于过夜。

    “常温”、“剧烈搅拌”、“过夜”都属于比较常见的模糊表达,如果为了准确,比较规范的写法,应该是“某个反应要在30摄氏度,.搅拌下反应24小时,然后……最终得到化合物3”。

    与之类似的情况,李四是钙钛矿的,他要重复一个实验现象:“某种钙钛矿薄膜在空气中放置24小时,不会变色”。

    结果,李四也是重复不出来,他发现自己做出来的结果,二维钙钛矿薄膜从手套箱拿到空气中,出来不到五分钟就由黑变黄了。

    最终,李四分析原因,发现发表文章的课题组位于空气湿度比较低的城市,而自己实验室的空气湿度比较高,同样是“空气中”,不同地方的空气也会有所不同。

    除了标定江弯蒸镀仪器外,许秋还设计合成了一系列Y12材料的衍生物,包括Y13、Y14、……

    其中,Y13、Y14对应于端基的修改,也就是将Y11、Y12中的ICIN、ICIN-2F端基替换为ICIN-M、ICIN-2Cl。

    Y14的性能最好,与J4给体结合,得到的基于J4:Y14体系的器件效率,最高可达16.41%。

    说起来,自从学妹合成出来J4后,课题组里关于聚合物给体材料性能方面的优化,基本上已经陷入了瓶颈,难以找到性能更好的体系了。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不论是J系列、H系列给体材料,它们可供优化的反应位点太少了,基本上都已经被优化到了极致。

    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