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命锻造的师傅来锻钢,看了半个时辰,严成锦发现,与在工部看到的方法相同。

    毛渠并不铸造新的炼炉。

    而是用旧炉锯开口子,按照图纸上的形状来改装。

    可是,有一处他看不明白。

    “敢问严大人,何谓氧气?”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本官很怀疑你的实力啊,严成锦道:“你屏住鼻子,等憋不住了,吸进去的气,便是氧气。”

    氧气对于锻钢极为重要,故需讲给毛渠听。

    此外,还需倒石灰除去生铁中的杂质,但料口究竟如何设置,工序是否正确,严成锦也不得而知。

    毛纪走道茅草棚中,面色不善:“严大人,本官只是送了你两个砚台,为何如此坑害本官?”

    跟着严成锦在良乡糊弄,等严成锦日后变制失败。

    岂会有好下场?

    严成锦还没得及看毛纪的宗卷,不知毛渠是毛纪的儿子。

    “本官倒是不知,毛大人把人带回去吧,此人不再是我良乡的工程师。”

    毛纪这才脸色好看了些,挥了挥手,几个彪形大汉冲了上去。

    毛渠脸色惨白,茫然不知所措:“父亲,严大人在炼钢,此乃造福天下之事。”

    “你可知道入良乡,日后要惹多大祸,跟我回去。”

    ……

    华盖殿。

    弘治皇帝正在看到得入神,准备把疏奏翻页,这时,文吏走进来:“陛下,工部尚书毛纪要弹劾严大人。”

    萧敬身子一震,顿时就不困了。

    弘治皇帝却没有去接奏疏,看了也是白看:“何事弹劾啊?”

    牟斌说道:“毛大人之子毛渠,交友不慎,陪好友一起去考工程师,还中了。”

    “将毛渠喊回来就是,何必弹劾,浪费朕的心神。”

    “陛下有所不知,严成锦要毛渠用炉子炼钢,毛大人以为是严成锦蛊惑,才有此事。”

    炼钢,向来是由匠人锻造。

    何时有过用炼炉炼制,如果能用炼炉炼制,钢还值什么银子?

    早已遍地是钢铁。

    弘治皇帝面色凝重起来,转过身来盯着牟斌:“你刚才说,严成锦要用炼炉炼钢?!”

    “是,陛下,可似乎未成,要不要召严大人来问问?”牟斌道。

    弘治皇帝轻哼一声:“早已有人试过,能用炉子炼制,何须等到今日。”

    ……

    房山,新建起来的草棚。

    严成锦盯着巨大的火炉,靠近炉子很热,尤其是在九月,白天尚且燥热。

    靠近炉子,如同架在火上烤般。

    炉子倾倒过来,装入泥塑的磨具中,渐渐成型,严成锦忙道:“快看看是铁还是钢。”

    宋景将长剑拿起来,凉了一会,挥向一旁的钢剑。

    咔嚓一声。

    毫无疑问……

    “大人,是铁。”

    谢丕说道:“或许是这个炉子的工艺有差,进料口和进气口,铸造不合理。”

    要再改造炼炉。

    炼制钢铁,重点不在意炼制钢铁本身,而在于炼制的炉子。

    只要工序正确,这个炉子做出来,就能源源不断产生钢。

    眼下要解决,是空气如何进入与铁水接触的问题。

    高温令炉中空气都跑了。

    若在炉壁或炉底铸造一个口子,铁水会顺着口子流出来。

    ……

    几日过去,毛府,

    毛渠被关在府中,不得外出,用膳时,吩咐长随:“去打听一下,良乡的炉子造出来了吗?”

    一个多时辰后,长随才赶回来道:“没有,听王工程师说,失败五个炼炉了。”

    王工程师名为王旭,是与毛渠交好的人。

    “我爹呢?”

    “老爷说不见您,让您在屋里呆着,院试也不用考了。”

    毛纪询问谢迁等人心得,只有把儿子锁在府上,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只要严成锦还没有问出那句话,就还有救。

    等过半年,这小子不去良乡了,就把他放出来。

    “那是我爹雕刻的?”

    几日没回府,毛渠发现院子中有件新物,模样像炉鼎。

    下圆上尖,有个茶壶的口子,两边又有竹棍支撑着,可以像手臂般支撑着两旁。

    毛渠沉思片刻,闪过一道灵光:“去给我拿一块蜡来,还有我爹的刻刀。”

    长随小心翼翼地去偷了老爷的刻刀,又去拿了十几根大蜡烛。

    毛渠在铜盆中包上一层纸,再倒入融化的蜡烛。

    一刻钟后,融化成一大团白蜡,开始雕刻。

    紫禁城,皇宫。

    弘治皇帝似乎想起来什么,看向萧敬:“严成锦的钢锻造出来了吗?”

    “回禀陛下,弄了五个炼炉,皆失败了。”萧敬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