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染了许成久,他汗毛都立起来了,脸色变得惨白,急问道:“有多少海盗?”

    “有……”衙役顿了一下,他哪里知道有多少海盗。

    海盗来了的消息,是一群冲县城逃窜的老百姓带来的,这些拖家带口哭喊连连的家伙只顾亡命的跑,根本无暇停留,一心要赶在夜晚城门关闭之前逃进城去,衙役被同样着急的主簿派来报信时同样走得急,哪里有空去问海盗有多少人。

    “有……有几百人吧。”衙役凭空说了个数字。

    “几百人?”许成久吓了一跳,城里的兵只有两百,加上壮班可能都不及海盗的数量。

    这可不得了!

    他把衣袍一撩,抢出门口,一边疾走一边高声喊道:“备轿!备轿!”

    走了几步,出了二门,他又改了主意:“算了,我自己走着去快些,来人!赶紧关城门!关城门!”

    衙役跟在他的屁股后头,跟着大喊:“县父母让关城门……大人,主簿大人还在城外面呐。”

    “顾不得那么多了!”许成久当机立断:“城内上千户百姓,本官要为他们负责,至于主簿大人,本官这就让陈把总带人去接应!”

    “大人英明。”衙役奉上马屁,心中却暗暗庆幸,自己运气好先一步进城来了,不然像主簿一样留在城外就不妥了。

    正偷笑时,却见外间匆匆进来一人,差点与往外疾走的县太爷撞个满怀。

    许成久大怒,还未开骂,就听外面闯进来的县衙师爷六神无主般的嚎叫起来:“大人、大人,不得了啦!”

    许成久心烦意乱,大袖一拂:“慌什么慌?不就是海盗上岸了吗?城墙那么高,你怕什么?”

    “不是啊,大人,是全城的乡绅都来了,吵着要大人出兵剿海盗啊!”师爷道:“这些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有两个还是辞仕的京官,他们的要求,大人不可不慎重啊。”

    “出城剿匪?”许成久顿觉头又大了几分,这些乡绅有田地家产在城外,担心被海盗屠戮,于是跑来向官府施压,要县令冒险出城替他们保卫家业,真真自私至极,有本事自个儿去啊。

    偏偏这些乡绅有头有脸,背后说不定站着什么大人物,随便拉一个出来都不是区区七品知县得罪得起的,他们的要求,许成久还真不能敷衍了事。

    硬着头皮来到大堂,果然看到满堂华服,一群腰缠万贯的糟老头子宛如热锅上的蚂蚁,正在团团转,一看许成久来了,忙一拥而上,七嘴八舌气急败坏地在他耳边呱躁。

    “许大人,听说城外有海盗上岸,这是近年少有的噩耗,城外百姓众多,村镇密布,海盗一来生灵涂炭,大人不可不救,请即刻发兵!”这是客气理智的。

    “大人,海盗毫无人性,官府稍有迟疑就会酿成滔天惨案,明年就是大计之年,大人的前途可不能毁在这件事上,快快发兵吧!”这是威胁恐吓的。

    更有暴躁惶急的,直接喷着唾沫星子叫道:“许大人,国家养兵,只在今日,你若胆怯不敢出城,我等势必上奏朝廷,告你保境无方之罪!”

    这些话纷纷杂杂,在许成久耳边像高音喇叭一样环绕,吵得他两耳嗡嗡,只要苦笑着团团作揖。

    “诸位乡绅、大人,本官也是刚接到这个消息,正要请本地驻军把总过来商议,兵是一定要出的,不过海丰差不多四五年没有被海盗滋扰了,得有个方略才能出城剿匪啊。”

    “这个不用许大人操心,把总我们已经请来了。”众乡绅冷笑,仿佛早就知道知县会这么应付,于是闪出一个空子来,露出坐在角落圆凳上落寞的本地把总:“请大人现在就商议出兵的事宜吧。”

    许成久望着无助的把总,把总隔着群情激愤的乡绅们与他对望,两人相对无言。

    把总是个正七品的武官,在地方上算得上一号人物,手里头有四五百兵马,可是在此时此地,他活像一个受尽欺凌的小媳妇,比七品知县许成久还无助。

    众乡绅退出大堂,让两人商议出兵的事宜,不过他们没有走远,就在院子里,还限定了半个时辰内必须出兵的期限。

    “许大人,看来这回,可得真要出城打一打了。”把总苦笑着,甩着脑袋:“可不是我怕死啊,只是我把兵带走了,海丰城怎么办?万一混进了海盗在城里闹出乱子,靠大人手底下那些人能的。”衙役诚惶诚恐地答道:“他们从海边来,神情慌张,这么一说,我们来不及分辨真假,心想这事耽搁不得,就赶着进城来报信了。”

    “那外面的那些乡绅,也是你通知的吗?”

    “是,小的从城外进来,一路高喊,早早地提醒了城内百姓。”

    “.…..”陈把总一巴掌拍在自己脑门上,作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怎么耽搁不得?你们分明怕死罢了!”许成久忍不住了,出声呵斥,衙役头都不敢抬,垂头看脚尖,只听知县大人又问:“那究竟有没有海盗上岸?!”

    “一定有吧。”衙役迟迟疑疑的,不敢确定:“不然那些老百姓怎么会跑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