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数不近见商贩远去,为了给邞这一个台阶下,在旁边打圆场道:“伯兄,你别跟那人一般见识,贩夫走卒的,多是没礼数。我刚才也就随便一说,咱不去看那个什么翼国的社。看啥呀,万一楚军过来了,麻烦。咱们还是商量往回走,还是去哪里避一避吧。”

    邞这笑了笑,眼下往哪儿走,确实是个大问题。邞这还没说话,牟嘉从后面走了上来。牟嘉笑道:“我觉得不用太过担心,我们可以过去看一看。听鱼父的描述,那个所谓翼国的社,应该也是亳(音,伯)社(注3),所以,不管是拜还是不拜,大家应该去看一看。”

    邞这眼睛一亮,他知道牟嘉既然敢提议大家去亡故的亳社看一看,那他必然有不畏惧楚兵的理由,难道牟嘉有把握所谓的兵患是谣言?想到这里,邞这心里有些高兴,他当然希望所谓的兵患是谣言,他比谁都希望,因为他一家子都在这里呢。

    邞这笑道:“难道君子认为楚兵来袭不可信?”牟嘉淡然一笑,说道:“可不可信,尚难下决断。”邞这面色一滞,心中不由地打了个小突。牟嘉看了一眼邞这,知道邞这在担心什么。牟嘉接着又笑道:“不过,也不用过分担心,以我之愚见,楚军即使要打,也不会从这条道打过来。”牟嘉的话一起一落,让邞这的心随之七上八下的,邞这着急,心说你这个小兄弟说话起起落落的,怎地说话没有做事那般干脆利落。面上却笑道:“不知君子有何高见?”

    虽然牟嘉肚子盘算的很清楚,但是,有些话脑子想想很简单,要清楚的表达出来,可就不简单了,因为有些话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讲得清的,有些话则属于国家机密,是不能对外面乱说的。牟嘉身为根牟的高级将领,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素养很高,这种分寸,拿捏的还是很准的。(注4)

    牟嘉想了想,笑着对邞这说道:“高见是没有,但你想,前两年宋公和楚子刚刚会猎于孟诸,两国已经握手言和,这毫无征兆的,楚国怎么可能又来打宋国呢?而且,楚子新立,国家动乱,他们应该不会随便出兵的。”

    邞这闻言一拍大腿叫道:“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啊,老楚子刚死不久,他楚国还是大丧之际,宋国和楚国最近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干嘛非得这个时候来打宋国呀!嗯,有道理,我怎么没想到呀,高!实在是高!!”邞这笑着给牟嘉伸出了大拇指,因为这是他觉得最合理的解释了,也是他最爱听的解释。

    牟嘉笑了笑,很淡然,说道:“你也别高兴太早,打仗的事,变数太多。虽说宋国是守法秉礼的国家,但是楚国一向不按常理出牌,所以,我也只是这么猜测,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还是要走一步、看一步。”

    邞这、数不近他们一商量,都觉得牟嘉之前分析的有道理。楚国再怎么蛮横,总不至于趁着国丧之际去攻打他国。是以,众人都是喜笑颜开,之前的笼罩在头上的战争阴霾一扫而空。

    就在众人欢笑的时候,牟嘉突然变色,猛地一把推开了身边的数不近,大喊一声:“闪开!”手腕一翻,众人只见眼前一花,牟嘉剑未出鞘,用剑鞘打落了一蓬东西。牟嘉怒道:“这个孽畜,真是害人之心不死!”反手一挥,一枚飞石出手,砸入草丛深处,就听“滋”的一声惨叫。

    备注

    1)那个时候的驿站有大有小。每五十里有个大点驿站叫“市”,市里有候馆,可以提供粮草和好一些的住宿(比如二层小楼),一般是招待外宾和使节等场所。

    2)这里又要给大家普及历史知识了。喜欢看历史剧的同学们可能会发现,直到大清帝国的时候,皇阿玛、皇太后他们还把“江山社稷”一词经常挂在嘴上,什么“社稷”不保,老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等等。到了今天,“社稷”一个词几乎已经没人说了。

    那么,“社稷”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一点,要请大家特别注意的是,汉语发展到今天,意思和古代差别很大。很多词说出来都是一个意思,但其实在古代,那个词中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独立意思。这一点一定要特别留意,我们以后还会看到很多。

    “社”和“稷”其实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思,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社稷一词来源久远,远不是商周可以覆盖的。社稷一词也是分轻重的,古代祭祀最主要的是祭“社”,而“稷”则是顺带的。所以“社”就是一个国家的主要象征,立“社”就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

    那么“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具体来说,社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社坛,最早的时候就是封土为坛,就是度娘上讲的五色土做的封坛。后来就盖房子,有建筑了,有建筑还不算,再后来到周朝时就有围墙了。二是有社木,就是社坛周围种树,而且夏商周种树的品种都不一样。三是有社主,就是膜拜对象,最早是用土,到了商朝用石,周朝则是栗(木)。

    3)亳社,就是商朝的社,后世引申为亡国之社,为贬义,但这里不是贬义。

    4)背景知识:原来,楚国在春秋那个时候是个很不讨人喜的角色,因为楚国是个好战的国家。所谓“三年不战,不肖于祖宗”。楚国一直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