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银簪瞬间面如死灰。

    英珠道:“我还能饶你,别人可不会,你想想清楚。一点小错,你可以全须全尾地回去,至少留住了命,一旦闹大,可没人会保你。”

    银簪咬了咬唇,忽地磕了个头,“奴才听小主的,奴才愿意回去。”

    英珠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留下银簪终究是个祸患,她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且不说人已经受了王氏指使,随时会做出对她不利之事。

    何况,银簪伺候了喜塔腊氏多年,对喜塔腊氏再了解不过,一旦发现她的不对,告诉了他人,等待英珠的不知是何等局面。

    金铃比银簪聪明,知晓什么不该说,但银簪不会,被人一诱惑,很容易就背叛了她。

    是以她可以留下金铃,却不能留下银簪。

    英珠给了银簪五两银子,算是对得起多年的主仆之情,也免得银簪不甘心,再做出何事。

    银簪走后,金铃迟疑片刻,道:“小主当真放心的下银簪吗?”

    有些人的恶,不是区区五两银子能填满的。

    相反,有些人的贪婪是个无底洞,端看是否能给她更大的诱惑。

    英珠神色安然,“至少我没对不起她的,毕竟服侍了我一场,我岂能太狠心?”

    话虽如此,银簪这番回去,当真能安然无事吗?

    英珠不认为德妃和王氏会留下这样一个人。

    纵然王氏不在意,可德妃呢?

    以德妃的谨慎,一见银簪被送回了内务府,首先想到的定是她发现了什么,不会心存侥幸。

    身处高位之人不会给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后患。

    如何能放过银簪?

    是以,把人送回内务府,恰恰是对银簪最好的惩罚。

    更不必脏了她的手。

    只是她不会告诉金铃。

    免得金铃心生惶恐,与她离心。

    她对银簪的“宽容”,恰好能安下金铃的心。

    谁也不愿跟着一个心狠手辣的主子。

    至于王氏。

    不是她不追究,而是她这般送银簪回内务府,注意到的可不止是德妃和王氏二人。

    就怕她们不作为。

    一旦有所作为,能瞒过某人吗?那人会不多心吗?

    毕竟,她现下正是讨那人喜欢的时候。

    以她的身份,暂时对付不了德妃和王氏,也不宜动作太多。

    但利用帝王之心,她也可以做很多事,端看如何去做。

    主动去揭发是不能的,即便有证据,也动摇不了那二人的地位,于她也无好处。

    以退为进,即便动摇不了那些人的地位,也会动摇了帝王的心。

    一切慢慢来。

    金铃将那盏茶拿去换了。

    英珠眸光闪烁。

    银簪的确未曾下药,但下药是迟早的事,她不会去纠结银簪是否会真的下药这一事。

    既然有过一次,她便不会再心存侥幸,以为银簪会收手。

    她不过是主动出击,先除了银簪这个隐患。

    当晚,乾清宫来人。

    英珠再次踏入乾清宫东暖阁。

    康熙正低头认真看一本折子,英珠走上前,屈膝一礼,“奴才参见皇上。”

    “坐吧。”康熙头也不抬。

    英珠谢了恩,便在榻几的另一边落座。

    康熙在那折子上用朱笔批了几个字,然后放到一侧完成的奏折上。

    抬头,看向面前垂眸静坐的英珠,“听说你那儿撵走了一个宫女,可是用的不顺心?”

    他果然知道了。

    英珠定了定心,两手攥着,露出几分不安,“回皇上,银簪犯了些小错,奴才这才把她送走。”

    “小错?”康熙挑了挑眉,再问,“当真是小错?”

    英珠默然片刻,点点头,“在奴才看来,是小错,只是奴才不敢留下这等手脚不干净之人。”

    她向贵妃禀报的是实情,但对外说是偷窃之罪。

    事情发生在永寿宫,瞒不过贵妃,她自然无须隐瞒。

    但在皇上面前,即便是实话,也是要有技巧的。

    此事瞒不过有心之人。

    比如眼前这位。

    “你倒是心软。”康熙一叹,握住她柔嫩的手,“有何委屈,不必瞒朕,朕会给你做主。”

    当真会做主吗?英珠心中哂笑,嘴上却柔顺道:“多谢皇上关心。”

    康熙抬起她的下巴,盯着她水粼粼的眸子,一望见底的清澈,满是依恋地望着他。

    他心中一动,陡然将人拉入怀里,上下其手。

    过了会儿,康熙炙热的眸子看着脸颊红红,目光迷离的她,捏了捏她的嘴唇,扬了扬唇角,“在朕面前,无需太过谨慎,朕不会怪你,那些欺你之人,朕便替你做主。

    你是朕护着的人,没人能越过朕欺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