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8章买果树苗(2)

    “走,到我办公室谈。”杨林带着郭自来朝林场办公楼走去。

    林场办公楼是一个三层小楼,看来有些年头,灰色的外墙有些斑驳,门窗老旧,是典型的那时代的产物。

    “林场效益不好。”郭自来第一时间感觉到。

    进到二楼办公室,杨林为郭自来倒了一杯水,放在郭自来面前:请喝水。

    “谢谢。”郭自来道声谢谢,对杨林说:“杨厂长,我今天来,是看看有没有适合山地种的新品种果树,我要的多,价格一定要优惠。”

    “放心,我们都是一个镇的,不会让你吃亏的。”杨林笑着说。

    “我有一千亩山地,准备全部种上果树,请杨厂长推荐几种果树”郭自来开门见山说。

    “一千亩,这么多?”杨林不相信,但是又有些期待“这可是宗大买卖,如果谈成了,林场一年的工资就有保障了。”

    “是啊,地多,我想多钟几个品种,特别是要早熟晚熟品种。”郭自来提出自己的要求。

    “没问题。”杨林心里高兴:厂子里的苗圃已经满园,而且已经是三四年的苗了,正愁卖不出去呢,正好郭自来来了。

    接着,杨林就把自家林场的产品一个一个全部介绍了一遍。详细介绍了几种早熟晚熟的品种。

    郭自来听后,心里有了底。

    “我们到苗圃看看吧。”介绍完后,杨林对郭自来说。

    “好吧。”

    杨林领路,郭自来跟随,边说边向苗圃走去。

    谈着自己的林场,杨林充满自豪,两眼放光,那是真的喜爱和执着。

    路两边都是树,长得很健壮,看得出杨林对树照顾得很周全,投入了一定的时间、精力和感情。

    杨林的苗圃有十几个,每个苗圃的品种都不一样。有常见的,有新品种,不一而足。

    郭自来详细了解了各个品种的不同之处和各自的优点,确定了采购的品种数量。

    回到杨林办公室,双方商谈了供货日期和数量,签订了供货合同,交了定金,双方这才出了一口气。

    “苗子问题终于解决了。”郭自来心里放下一块石头。

    “一宗承包林场以来最大的生意谈成了,林场员工的工资有保障了。”杨林心里舒畅,极力邀请郭自来在林场吃饭:“郭老第,你可帮了我的大忙了!谢谢!”

    “不是我帮了你,而是你帮了我,我也说一声谢谢。”郭自来连忙说。

    “双赢,双赢。”说完,两人哈哈大笑。

    由于杨林交代留郭自来吃饭,所以,林场的午饭格外丰盛:自家养的鸡、鱼,自家种的蔬菜,杨林还拿出来两瓶珍藏了20年的白酒,那是杨林上班第一次领工资买的,埋在地下留作纪念,准备退休时在挖出来喝,今天高兴,没什么招待的,就想起来埋在地下的酒。

    吃完饭,杨林将郭自来送到镇上就回去准备果树苗了。

    郭子来回到郭家庄,没有进家,直接上了山。

    天还早,开荒的人还没有回来,他想看看今天开了多少亩荒地。

    顺着羊肠小道,郭子来朝山上走去。一路上,小路两边杂草萋萋,山菊花正开着,散发着花的香气,随风摇曳。

    远远看到开荒热闹的景象,有一种大集体在一起干活的味道。满山都是人,有大声说笑的,有闷声干活的,各色各样,不一而足。

    村长郭亮和自己父亲这里看看那里转转,检查大家开荒情况。

    “富贵,你的树坑挖的有点小,不合标准,再挖。”这是郭亮的声音。

    “国庆,你开的荒地杂草没除净,再除。”这是父亲的声音。

    “新强,挖了几个树坑了?”一个村民问郭新强。

    “才十个,没你挖的多。”郭新强说。

    郭新强是村里单身汉,50多岁,由于身体不好,没有外出打工,常年靠救济生活。今天也让郭亮找来挖树坑。

    由于父亲和郭亮把关严格,郭子来检查了一下村民挖的树坑都合格,感到很满意。

    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收工了。

    回到家,郭子来让母亲把村民一天的报酬给结了。

    郭子来给了郭亮一百五十元。郭亮推脱说:说好的一天一百元,给多了。

    “拿着吧,不多,开荒的事还要靠亮叔多操心了。”郭子来说。

    郭亮推辞了几下就收下了。“好吧,开荒的事请放心,一定干的又快又好,不耽误你种果树。”郭亮直起腰杆响亮地大声说道。

    吃晚饭的时候,郭子来就把订购果树的事给父母亲说了:果树苗已经订好,正在准备,荒地开出来后,就种,争取一个月时间,把荒山开出来,全部种上果树,明年,后山就是一个花果山。

    父亲看着郭子来自信的样子,暗想:有点自己当年的样子。还是年轻好啊,自己的愿望将要在儿子身上实现了。

    郭子来的父亲年轻时就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