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从陶瓷工匠进驻到工坊,刘牢之就在筹划制造玻璃。玻璃的烧造并不复杂,只要有合适的材料,用煤炭或者木炭高温烧造就可以了。芜湖境内有适合制作玻璃的原料:石英石、石灰石和长石,古代有天然碱,主要成分为水合碳酸氢钠,高温的时候会分解生成纯碱。将以上原料磨成粉末按比例混合,装在石墨坩埚中,放进煤炉中高温熔融,即可得到普通钙钠玻璃。其化学组成为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

    烧造玻璃所需要的原料早就已经从芜湖附近的山地里采了出来,这段时间,何增带着人一直在工坊里面,按照刘牢之提供的配方烧造玻璃,想来已经有小成了。

    刘牢之带着刘延之和刘树,与何增一起向玻璃工坊走去。为了运输方便,刘家的玻璃工坊紧靠着河边,特意修建了水排以提高炉的温度。

    刘牢之到达工坊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因为着急着看玻璃,没顾上吃饭,就跟何增走进工坊。

    一进玻璃工坊,便看到几个人围着窑炉,只见炉膛里面,大火熊熊,坩埚中的矿料已经通红通红的,发着亮光还有些粘稠,何增的儿子何强用一根铁棒不断的搅拌着,就像揉搓着面团。见到刘牢之进来,众人都纷纷上前见礼。

    刘牢之点点头,这确实是玻璃熔融状态的样子,转身对何增说道:“何班头,这个确实已经有小成了,你们立下大功,可以到刘主管那里领赏了!”

    几个匠人兴奋莫名,何增躬身对牢之道:“这本是小的们应该做的,何敢妄求小郎君的赏赐!”

    刘牢之摆了摆手,笑道:“何师傅不用客气。从今以后,但凡匠师们在工坊里面有所建树,我刘家比不吝赏赐!你们安心做事就好!”

    看着炉膛里的玻璃,刘牢之不禁有些技痒,当下拿起预先制好的铁管,伸进坩埚蘸取了一些浆料,从炉膛中拿了出来,在厚铁板上滚了几下,让浆料均匀的挂在铁管上。

    众人见了,都不明其意,只见牢之把铁管放在嘴边,用力的吹了起来。

    一个气泡在铁管的另一端不断膨胀,越来越大,待到有碗口大小,刘牢之停下了吹气,把玻璃气泡竖直放在的,不断的改变,看看成品的效果。尤其是只用石英石来做,这个需要大幅提高炉温,不要怕难,如果能做出来,我有大用。”

    众匠人齐声称是。

    现在玻璃刚刚烧造出来,匠人们对于如何用玻璃制作成品还没能掌握,做不了太精细的物件。

    刘牢之吩咐道:“何师傅,现在烧制的玻璃,先试着做些实心的大物件,像是老君像、佛像什么的。这个只要有模具就可以了,不难掌握!”

    何增躬身称是。

    从玻璃工坊出来,刘牢之的心情莫名高兴了起来。很多事情慢慢上了正轨,年后刘义之从京口回来,对牢之送的“将军令”赞不绝口,带走了刘牢之的所有的库存。刘牢之再次跟他提起买马之事,提醒“将军令”做好是用来换马而不是换钱,并跟他说明了此酒在内地预计的销售价格:三升装的一百六十钱一瓶,只听得刘义之咂舌不已。

    前两天刘义之送来消息,买马的事情已经有了些眉目,他联系了北边的豪酋,甚至是燕国的守将、部落首领,可以用丝帛和白酒“将军令”来交换马匹和牛羊,不过数量不能太多,也没人敢大规模的走私马匹。刘牢之暗暗好笑,要知道白酒是有成瘾性的,喝惯了白酒的人,让他再天天喝黄酒,怎么受得了!虽然他现在还造不出丝帛,但是市面上并不缺。所以他给写信告诉刘义之,尽管去做,牛马多少都不嫌多,最好是只用白酒来换。

    这一段时间,芜湖城里酒楼的酒糟都被刘府买了去,甚至私人酿酒的酒糟也要,对外的口径是喂养养殖的小猪。当然,只是酒糟里面的酒肯定不够用,刘牢之也让宴喜楼里,把一些酿造的黄酒拿来,一起蒸了制作糟白酒。

    酒糟喂猪需要用碱处理过,而且比例不能太大,所以大量的酒糟喂猪当然是喂不完的,除了晒干储藏外,也有不少喂了池塘里的鱼。

    叫上门口站岗的刘树和刘延之,到畜舍牵了三匹马,又到别院拿上专门打制的马鞍和马镫,准备骑马驰骋一番,放松一下心情。

    刘牢之的马是一匹棕色的西凉马,乃是年前刘义之从寿春带回来的。此马神骏,跑起来飞快,只觉耳边风生,山野飞快的往后倒,甚为畅快。刘牢之纵马跑了一会儿,回头没见到其余两人,才想起两人没有骑过马,忙又转头跑了回去。

    往回走了好长的路,才发现两人骑在马上,慢慢走着,刘牢之不由地笑了:“你们不要怕,先让马慢慢跑起来,这两匹马性情温顺,跑起来甚为平稳。”说罢,亲自示意,教着二人如何控马,如何跟随马的节奏起伏,如何跟马交流。

    两人慢慢地骑着,神色紧张,刘牢之也不理会,骑上马又冲了出去。

    这一番纵马狂奔,只觉得甚是畅快,胸中浊气一扫而空。回头找到侍从,慢慢骑回了别院。从去年卖糖开始,刘牢之招募流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