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很夸张:荥阳城内尚能一战的守军不足万,身后飞狐军也不过数万人,就能让尚有十数万士卒的齐军土崩瓦解?

    但实际上,这一点都不奇怪。

    ——在封建时代的战争中,兵力通常是最直观的优劣势判断依据,但有些情况下,却也是最容易给人错觉的依据。

    就拿昨日惨烈无比的荥阳保卫战来说:荥阳城守卒不过万余,叛军二十万,二十比一的兵力,叛军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荥阳,这是因为荥阳城的城墙,将双方悬殊的兵力差距缩小了不少。

    而在这种情况下,若有一支来历不明,且明显来者不善的人马,出现在了叛军身后,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

    ——叛军想攻城,却担心身后遭到袭击,旋即想回身,围剿这伙人马。

    无形当中,荥阳城的防守压力就被缩小;而作为机动力量的飞狐军,即便不能力战,也能随时腾挪进退。

    这也是封建时代,十分常见的‘分兵两处、互为犄角’战术之由来:一方遇袭,另一方就能给敌方造成巨大的压迫力,以及不确定性。

    而足足十数万齐军,在数万飞狐将士的袭击下溃散,则是因为:飞狐军出现的一刹那,叛军已经无法去考虑‘先攻城’还是‘先回身’了。

    ——飞狐军赶到之时,叛军最后一次冲锋已经发起!

    攫欝攫。在那样的状况下,叛军将士中,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去观察飞狐军的人数,也没人会想起本阵尚有十数万人。

    出现在所有叛军将士脑海中的,只有两个字:完了!

    我们被偷袭了!

    阵列散了!

    敌人有援军!

    荥阳没法攻破了,我们也没有粮食吃了···

    再加上长时间的军粮短缺,以及不远处的营盘冒起冲天浓烟,叛军的溃散,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了。

    想到这里,柴武便略有些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只怕此刻,大将军正于卷县,斥老夫欲独占军功?”

    ※※※※※※※※※※※※※※※※※※※※

    睢阳保卫战爆发短短两天之后,齐王刘则、朱虚侯刘章为首的二十万齐地叛军,已然土崩瓦解。

    突然出现在大军身后的飞狐都尉,以及已经被焚烧殆尽的大营,使得齐军再也没有作战之意,只凭借最原始的本能,向四处逃散。

    这种时候,荥阳-敖仓一道‘四面环水’的地形特点,也就发挥出其作用了。

    ——往哪里逃?

    当叛军反应过来时,汴水、汜水沿岸的防备力量,也早已溃散;‘梁中尉薄’的军旗,也已立在了汜水西岸。

    西有人数不明的薄昭大军,东有十万以上的灌婴大军···

    经过一夜溃逃,残存的叛军,不由自主的聚为两队。

    ——齐王刘则得以收拢数万溃卒,打算南涉荥泽,牟取一线生机。

    ——前将军刘将闾,则是带着手下数千残兵,抵达了汜水东岸。

    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所有人都只要,刘将闾要做什么了。

    投降。

    向汜水西岸,奉皇命前来支援荥阳的梁都尉薄昭请降。

    但没有人注意到,叛军中唯一的骑卒,已经趁夜抵达了大河南岸···

    ·

    昨日夜,算是刘章所经历过最艰难,也是最迷惘的一个夜晚了。

    ——飞狐军区区数万人,便将大军近二十万人的阵列冲散!

    那一刻,刘章的战车才刚抵达城墙之下;挽开的弓,也才瞄准角楼之上,正浴血厮杀的申屠嘉。

    “大营走水!”

    “敌袭!!!”

    那几声撕心裂肺的呼警,仿佛此刻仍旧盘旋在刘章耳旁。

    “猛虎大纛!”

    “是飞狐军!!!”

    紧接着,便是刘则的王驾慌忙逃去,二十万大军轰然溃散···

    那一刹那,刘章可谓心如死灰。

    刘章明白:自己输了。

    不单单是自己输了,侄子刘则,死去的弟弟刘兴居,即将死去的弟弟们,乃至于在天有灵的兄长刘襄,都输了···

    自此,天地之间将不再有名为‘齐’的诸侯国,也不在会有齐悼惠王刘肥的血脉。

    就连此时,跨在爱马身上,日夜奔袭抵达大河岸边后,刘章依旧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出路。

    看着湍流不止的河水,刘章的思绪飞速流转,本能的想要寻找生路。

    低头?

    必死无疑。

    血战?

    看了看身后,早已被策马疾驰的自己丢在身后的随从,刘章满是嘲讽的一笑···

    思虑良久,刘章才反应过来:吾为何要至此?

    哦···

    是了。

    东、南、西,皆有敌围;唯北遁,方有一丝生机···

    之后该如何?

    厺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