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耕文明,土、谷二神,就是华夏民族最原始的崇拜对象。

    而封建政权建造‘社稷坛’,则是为了彰显自己‘以农为本’的执政方向,以天子之身,为天下百姓向土、谷二神祈愿。

    社稷之制发展到汉室,就又多了一层含义:天子除了祭奠神明,还要祭奠先祖。

    所以实际上,社稷并不只祭奠土、谷二神,还要祭奠先祖,即高皇帝刘邦、孝惠皇帝刘盈。

    如果说高庙,属于政权的法统来源,意味着刘弘的皇位,传承之太祖高皇帝刘邦,那社稷,就意味着政权‘君权神授’的来源: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乃受命于天。

    所以对于如今的汉室,社稷的意义,有点类似于‘刘氏宗庙’。

    刘弘作为刘氏子弟,今于皇位之上,若想要名正言顺的颁布诏命,亲政临朝,那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就是行冠礼。

    汉承秦制、周礼,而对于天子亲政,周礼中的条件便是:加冠成人,以及大婚。

    其实周礼中,还有关于加冠的年龄限制: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加笄。

    刘弘如今的年纪,是无论如何,都不满足加冠条件的。

    这从社稷台下,正双手饱腹,不时遥望社稷台的朝臣百官面色中,就不难发现。

    随着一阵悦耳的奏铃声响起,刘弘从祭坛另一侧登上祭坛,终于出现在了朝臣百官视野之中。

    看着刘弘头顶上,已消失不见的十二琉冠冕,朝臣百官的心思,却俱集中在了耳边掀起的钟鼓之身中。

    “这···”

    须得一提的是,封建时代每一个在位至成年的皇帝,都能在死后被录入‘帝王谱系’,并得到盖棺定论,即谥号。

    但很少有帝王在逝去之后,能得到专属于自己的庙宇,以及庙号。

    起码在汉室,‘起庙’的规则还十分严格;除非在位时间足够久远,且立下了显著的功劳,才能的到庙号。

    如历史上,汉文帝刘恒,在位二十三年,将汉初遍地残垣的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边墙相对安稳,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凭借这二十三年皇帝生涯的积累,刘恒才得以在死后立庙,守后人供奉祭拜。

    而文帝的庙号,便是太宗。

    得以在死后立庙的皇帝,除了能得到庙号和专门祭奠自己的庙宇,还能得到专门制定的一套礼乐,日夜响彻庙宇之中。

    衣冠出行之事所奏的,也是这套专属礼乐。

    现如今,汉室才经历四代皇帝,除刘邦得立‘太祖庙’之外,没有第二个人有资格享受庙乐。

    孝惠皇帝的衣冠出行,沿途尽是默然。

    至于先皇刘恭,更是死去已五年之久,却连盖棺定论都还没得到···

    现在,伴随着刘弘出场响彻社稷坛的,便是那套朝臣百官耳熟能详的礼乐——刘邦驾崩,太祖庙立后,专门为刘邦制定的礼乐!

    刘弘加冠之礼,却史无前例的没有奏相应的礼乐,反倒是奏刘邦的‘太祖庙乐’,其意图也是一目了然。

    ——朕虽年幼,亦太祖高皇帝苗裔!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刘邦是我爷爷,我说啥就是啥!

    这样强硬的态度,惹得祭坛下的朝臣百官纷纷不满起来。

    “陛下何至于此?”

    “此不顾功臣体面矣!”

    交头接耳声刚响起没多久,刘弘那独特的嗓音,便从祭坛之上传来。

    “冠者,礼之始也。”

    “天子临朝,当行加冠之礼,而后大婚,再后亲政。”

    庄严的说出这段周礼当中的规定,刘弘话头一转:“然今吾汉祚,多苦宗亲未壮。”

    “太祖皇帝诸子,代王为今存世最长者,不过二十有四。”

    “朕躬以为孝惠诸子存世之长,亦年不过十六。”

    “非常时行非常时;唯江山社稷计,尊太后诏谕,朕方以此为壮之年行加冠之礼,以全礼法。”

    隐晦的为自己提前加冠给出解释,刘弘复又补充道:“且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加;此皆圣王也。”

    “朕德薄,不敢自比文王、成王;然文、成圣王之德,朕当效之,以报先祖。”

    言罢,刘弘微扫一圈,见众臣面上未有不满,方回到祭坛中央。

    太后张嫣跪坐于刘弘身后,代王刘弘、奉常刘不疑,以宗室‘长者’的身份,对坐于祭坛中央。

    便是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太祖庙乐悄然停止,专属加冠之礼的礼乐响起。

    刘弘,也伴随着礼乐之身,缓缓走到了祭坛中央,刘恒和刘不疑之间的位置。

    “臣等恭迎陛下,唯陛下作威作福,长乐未央~”

    在坛下众臣起身拜喏声下,刘弘缓缓跪坐下来。

    “天子加冠~始~”

    谒者一声唱喏,祭坛侧的侍郎便手举托盘,走了上来。

    “一加布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