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丞相所言,负吾之信重甚矣;念辟阳侯劳苦功高,吾便不治辟阳侯之罪。”

    “及至辟阳侯迁相一事,吾会劝天子再行斟酌···”

    言罢,张嫣便径直向着后殿走去,就连一声失礼至极的‘送客’,都未曾说出口。

    望着张嫣远去的身影,审食其几欲出声,终是被一股无形的威势所阻,呆愣原地。

    而那道愤然离去的背影,以及方才愠怒中,仍不忘太后威严的面庞,则逐渐唤起审食其记忆中,一段尘封不久的记忆。

    ·

    回到寝殿不久,就见一位男子悄然入殿;张嫣赶忙将坐姿端着了些,那标志性的浅笑,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挂上面庞。

    “方才辟阳侯所言,先生可都听到了?”

    只见男子苦笑一声,点了点头:“然。”

    “太后愤然离去,辟阳侯又于殿中呆立许久;臣藏于屏风之后,颇有些进退维谷···”

    听闻袁盎略带些自嘲的调侃,张嫣眉宇间的怒意方消去稍许;勉强挤出一丝淡笑,对袁盎稍点点头:“先生劳苦。”

    闻言,袁盎却是淡笑着拉来一块蒲团,在离张嫣约十五步的位置跪坐下来,等候张嫣的询问。

    “先生以为,辟阳侯适才所言,当乃何故?”

    待张嫣仍带些怒意的询问声传来,袁盎赶忙再修改一番腹稿,稍一拱手:“辟阳侯所言,实大谬!”

    毫不犹豫的向审食其的行为归为‘全盘错误’的范畴,袁盎便将其中缘由,一点点摆在了张嫣面前。

    “辟阳侯言陛下暗调兵马,然彼时陈、周为患于朝中,齐悼惠王诸子作乱于关外,非如此,陛下之困不得解,社稷之难不得解。”

    “及至主爵都尉,乃以平价之粮售于百姓,以免黎庶承粮价反复之祸;但非与民争利,反于国、于民皆有大惠,实善政也!”

    “以官府领首售粮于民,朝臣卿公皆以为善;主爵都尉亦于少府名下,今长乐卫尉田公兼少府,太后自可召田公前来,相问以主爵都尉之事。”

    说到这里,袁盎面色稍一肃,语气也郑重起来:“辟阳侯所图者,当乃内史。”

    “内史今无主,乃阳信侯告老还乡之故;夕阳信侯与陈、周狼狈为奸,如今陈、周皆亡于旬月之内。”

    “陛下暂搁置内史之选,乃朝堂旬月失右相、太尉、内史、典客此公卿四人;若急迫任人以替之,则或落关东诸侯于口实,以言陛下暗害开国之功臣,托孤之老臣。”

    “陛下如今之处置,当可谓最佳;辟阳侯以此言陛下之过,且不论合人臣之道否,其所图,当欲促成太仆任内史一事,以掌朝堂。”

    见张嫣面色再度燃起怒意,袁盎暗地里苦笑着摇了摇头:终究是老刘家的人啊···

    暗自腹诽着,袁盎的嘴却未停下。

    “今陛下虽惮于物论,而暂置右相、内史为无物,然一俟尘埃落定,辟阳侯则当迁丞相。”

    “朝中卿公重臣,多自岁初便追随陛下左右,以助陛下相抗于陈、周,陛下信重者多;然辟阳侯彼时赋闲,未曾投效陛下左右,后更有致代王太子遇刺之过,陛下信重者寡。”

    “陛下欲以辟阳侯为相者,当恐陈、周之事复演,故以辟阳侯任之,以削相权。”

    “然辟阳侯得太后依仗,金印紫绶,位极人臣;自不愿坐视相权遭削,方欲促博阳侯为内史,以掌关中之权···”

    言罢,袁盎稍一思虑,终是补充了一句:“及至辟阳侯言陛下未及弱冠之事,亦乃欲阻陛下削夺相权,故以监国之权诱太后。”

    “太后万不可轻信···”

    犹豫着将这句敏感的话语道出,袁盎勉强按捺住心中恐惧,似无异样的将目光撒向面前的地板,实则暗地里冷汗直冒。

    片刻之后,张嫣满是淡然的声音,在袁盎耳边响起。

    “承吾任以丞相之恩,却尤不足于此,反以图谋内史之欲而恶天子于吾当面···”

    “辟阳侯,怕是年老智昏了吧···”

    一声平淡的呢喃后,张嫣温言一笑,拱手一揖:“若非先生,吾险恶皇帝,而乱祖宗基业矣。”

    袁盎自是赶忙回拜:“太后言重,此臣本分···”

    嘴上说着,袁盎暗地里却是一惊,不着痕迹的观察着不远处,雍容而又淡然的张嫣。

    “不过临此一事,便得如此长进···”

    ※※※※※※※※※※※※※※※※※※※※

    秋收已过,长安城内的氛围,逐渐从粮食短缺的阴霾中走出,复归往日的欣荣。

    街头巷尾之间,不时有稚童光着屁股追逐嬉戏;在过去两个月逐渐呈现萧条之形的两市,也都复归嘈杂。

    便是在这般祥和繁荣的氛围之中,随刘弘同赴萧关,后留于萧关卫戍的强弩都尉材官校尉部,悄然回到了长安城安城门外的南营。

    久离故土而复归,将士们大都思家心切;病卧在榻的卫尉虫达也没有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