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好一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下阙呢!下阙呢!”

    杨广孝动容,震惊,他甚至不敢相信,这是一名十四五岁少年能够做出的诗。

    可这一切都是真的啊!

    其实原先杨广孝心中是有些疑惑的,因为苏毅没有文位,就算做出了战诗战词,也没有逆转这一战的可能性才对,毕竟鬼煞与张秀才实力出众,远非苏毅可以与之抗衡的。

    但听到苏毅这首战诗,他终于知道苏毅为什么能够逆转这一战了。

    寻常的战诗战词无法逆转这一战,可是苏毅这首战诗不是寻常的战诗啊。

    绝对是可以流芳百世的战诗,这样的战诗,施展出来,威力大的不可思议,自然可以逆转战局。

    他迫不及待的听到下阙!

    苏毅继续吟诵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听到这句,杨广孝也不由叹息不已。

    这句话是说,当年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大蛮王朝的铁骑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苏毅继续吟诵道:“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这句话意思是说,哪怕过去了四十三年,许多老人,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杨广孝连续说了三遍这句话。

    他仿若回到了两千多年前。

    看着为大武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名臣,最终被奸臣诬陷,饮恨而死的场景。

    当年刘义隆如果听从廉颇的建议,也不会导致当年的败仗。

    而一代名臣,也不会被迫害致死。

    若说苏毅的前半首诗,乃是让人热血沸腾的战诗。

    那么后半首诗,就是对世人的警惕。

    让大家不要忘记当年的教训。

    中兴之后,都能因为错误的决定,将整个国家快速拖入深渊,民不聊生。

    更何况现在呢?

    杨广孝十分清楚大武王朝看似强盛,但实则上,背地里波涛汹涌,内斗的厉害。

    可是他只是一个知府。

    朝堂之上的争斗,他根本就参与不进去。

    最后那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让杨广孝无比的感慨,自先帝驾崩,一批老臣,遭到了罢黜,迫害,朝政现在把持在外戚与权臣手中。

    苏毅这句廉颇老矣,是不是对那些老臣境况的悲叹?

    ……

    “此诗真是让人惊艳!倒是未曾想到我余杭府内,竟然还有这般优秀的子弟”。

    杨广孝不由有些感慨,也有些欣喜,苏毅乃是大才,虽然是寒门出身,但前途也不可限量。

    如果将来苏毅考中进士,作为余杭府的知府,自有他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你叫做什么?在何处蒙学?”。杨广孝看向苏毅问道。

    他现在也只知道苏毅姓氏。

    其它的信息,一概不知。

    苏毅作揖道,“学生苏毅,在钟山草堂学习!”

    “周老夫子的那座草堂?”。杨广孝诧异。

    周老夫子作为举人,在余杭府内,还是有一些名望的。

    三年前杨广孝前来余杭府任职,当地许多有名望的官绅皆来道贺。

    周老夫子就在其中。

    “正是!”苏毅应道。

    杨广孝笑着说道,“此番你立下大功,奖你一支灵笔,希望你日后能够好好读书,将来金榜题名,为国效力!”

    这杨广孝看来对苏毅是极其满意,否则的话,苏毅的奖励,最多只是一些银两,而不是灵笔。

    被浩然正气加持过的灵笔,价值高昂,一些高等级的灵笔,甚至不是金钱能够买到的。

    之前苏毅得了那张秀才的灵笔,只是张秀才坠入魔道,那灵笔沾染了魔性,已经没有办法用了。

    杨广孝赠给苏毅的灵笔,比张秀才的灵笔强大太多了。

    苏毅接过了灵笔。

    拜谢道,“多谢大人厚爱,定不辱大人期望!”。

    杨广孝笑着说道,“这是你应得的!你们辛苦许久,定然未曾用膳吧?现在本府便让人为你们准备膳食!”。

    苏毅则是赶紧说道,“多谢大人关心,只是学生老父,正在大牢之中受罪,学生心中恨不能替老父坐牢,根本无心用膳,希望大人能够开恩,让学生去牢狱之中,见见老父亲!”

    杨广孝诧异的问道,“不知你的父亲是何人?”。

    苏毅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