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北朝求生实录

    荆湘之地远离西魏政治中心,所以高伯逸在下面玩的一些小动作,西魏朝臣们察觉的不多。

    但玉璧城乃是西魏在黄河以北的门户,晋阳一有什么风吹草动,这里都能在第一时间察觉。韦孝宽又是精于谍报的将领,北齐在这里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韦将军,我们在郢州的据点,全部被高伯逸拔除。他招募了一批精通水性,又善于在山地作战的斥候,我们屡屡吃亏。

    再加上权将军不肯给我们提供额外支援,无法调集大军绞杀高伯逸的人,以至于现在荆湘那边情报几乎断绝。

    现在只要是我们的人走水路,都会被莫名其妙的找到然后被人截杀。

    属下此番回来,就是想请示将军,是否先将人撤回来?”

    韦孝宽面前跪着一个浑身是伤的校尉,正在跟自己抱怨在荆湘境内吃了大亏。

    “高伯逸跟王琳联手,后者在江淮江南颇有人望,他招募的人都是跑船的,亦商亦匪。至于那些山地的斥候,都是从江州南面招来的山民,你们吃亏也是正常。

    先把人弄回来吧,吃了地利人和的亏,我们不是神仙。”

    韦孝宽无力的摆摆手,他真是心力交瘁。

    或者说他真的尽力了!

    这么明显的声东击西,为什么朝中那么多的大佬,愣是没人看出来呢?

    北齐想打的,只有荆湘之地啊!

    诉苦的校尉离开后,韦孝宽靠在胡凳上,眯着眼睛思索。

    如果不是有好几个问题没想通,他绝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

    第一个不解的,就是为何兵权如此重要,高洋却不愿意自己亲自领兵,而是让一母同胞的弟弟高演领兵呢?

    他难道不怕高演zàofǎn么?

    第二个不解的,就是假若高演此番是“诈胡”,那他堂堂王爷之尊,凭什么去配合高伯逸呢?

    第三个不解的,就是北齐朝廷并未给予高伯逸任何物资和兵力上的支援,这也是他韦孝宽的信送到长安以后石沉大海,不被人当回事的最主要原因!

    邺城那边传来的消息,没有任何一条,是北齐中枢支持高伯逸攻打江陵或者襄阳的!

    高洋甚至没收到过一封奏折,说攻略荆湘如何重要。

    如果自己现在去长安陈述观点,说此番北齐的动作,都是为了掩护高伯逸攻略江陵和襄阳,缺乏关键证据的支撑。

    换句话说,这只是自己的臆想而已。

    这么多的疑点没想通,他的无奈是正常的。

    到底还是人微言轻了啊!

    韦孝宽第一次感觉自己的官不够大,不足以影响局势。

    也是感慨高伯逸实在是太年轻,朝中大佬居然不把这个巨大威胁当回事!

    韦孝宽想了想,出于责任感,他还是写了一封信,不过不是写给宇文泰的,而是写给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的。

    他希望这位宇文家的“四公子”,能够劝一劝。

    毕竟此子很推崇那个高伯逸啊,站在敌对的角度,推崇和欣赏,就是歇斯底里的重视和打压。

    ……

    郢州城府衙的书房里,半夜杨素睡不着觉,拉着打瞌睡的高伯逸下象棋,顺便聊聊将会到来的江陵大战。

    而本来今夜打算给高伯逸侍寝的张红娘,则是因为要随军出征,练武练到累得睡着了。

    “主公,您让高演为你打掩护,他为何会答应?这显然不合常理啊!”

    杨素脸上写满疑惑。

    按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则,高演绝对是高伯逸的大敌。

    杨素觉得此人没有理由帮自家主公的。

    “因为高演对于军权的觊觎,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现在找到了机会,难道不下手?”

    高伯逸当初跟高演说的条件,其实就是正中对方下怀的。

    但高洋为什么会答应高演,这个秘密高伯逸不打算跟杨素说了。

    阴暗点说,其实高洋此番很希望高演输掉。

    那样重建禁军,阻力就会小很多,而且高演也会失去那些鲜卑将领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娄昭君此番力挺高演!

    在高伯逸所知的信息里,娄昭君不想高殷上位当太子的心思很强烈,这次高演主动请缨,她又十分喜爱这个儿子,所以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帮他。

    没有这些谋划,高伯逸是没办法向西魏隐藏自己战略意图的。

    再加上侯瑱刚刚投靠过来需要有投名状,他跟西魏没关系,也不在乎多杀人立功。

    而王琳已经失去了在“法理上”讨伐江南的借口,现在迅猛的声势持续不了多久,也是急切的需要打下江陵来证明自己。

    也是向天下人证明,梁国还没有灭亡!

    所以高伯逸知道自己一旦提出联手对付西魏,灭掉西魏的附庸国西梁,王琳一定会喜出望外,甘愿被自己驱使。

    根据政治的原则,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