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最近一章中,我提到饶了罴处士一命的青袍客,就是明熹宗时期的锦衣卫徐叙征,而他当年在京师盘查东林党人时,曾碰上这样一件怪事!

    不但结构坚固的房屋哗啦一下变成迎面扑来的碎砖烂瓦,而且自己身上原本穿戴整齐的斗牛袍也不知被何人在一瞬间‘扒’地干净,只给留下一只孤零零的官靴……

    然而更奇怪的事情还在后面,不但被徐叙征从瓦砾堆中救出的丫鬟素娟身上同样不着寸缕,更有数十男女皆赤形裸身,双手掩胸遮阴,打墙外大街上仓皇奔行而过。

    哇,这种无论男女皆赤身裸形的场面,也只有东邻那边的特摄小本子电影中才能看到了。

    虽然这种场面的确十分夸张,但我绝对没有胡编乱造!

    因为这件事就是史籍当中有过明确记载的明代天启年间的‘王恭厂大爆炸’,或称天启大爆炸、王恭厂灾,与印度“死丘”事件、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灾难。

    1626年5月30日,端午节次日上午9时,北京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的离奇‘爆炸’事件。

    这场灾难除了留下一个半径逾越750米的巨大陷坑,还造成2.25平方公里内数千间建筑物彻底坍塌,以及总人数超过2万的巨大损失。

    然而根据后人估算,如果‘王恭厂大爆炸’真的是一场爆炸,那么达到如此破坏规模所需的炸药当量至少也要1万吨tnt,要是折算成黑火药,那总质量还得翻上几十倍!

    这就很匪夷所思了,就算王恭厂是当时京城内最大的火药厂,但也没有必要在厂房中积存几十万吨的黑火药……这明显超过合理范围!

    此外,‘王恭厂大爆炸’还有另外一个比较诡异的地方,那就是受灾群众无论男女老小都会被尽数褫夺衣裤裙衫的脱衣现象!

    “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

    “凡死伤俱裸露,员弘寺街轿中女赤体无恙”。

    “木石复自天雨而下,屋以千数,伤人以百数……死者皆裸”

    “衣服挂于西山树梢、银钱器皿飘至昌平阅武场中”

    ……

    正是因为‘王恭厂大爆炸’中有太多古人无法认知的诡异景象,再加上这件事紧挨着魏忠贤搜捕东林党的‘七君子’事件爆发,使得天降异相惩奸除恶的意味更加浓厚。

    这使得明熹宗皇帝朱由校不但出面叫停了东林党案,并且还捏着鼻子下了罪己诏,而这些史料,都被史官逐一记录在当中。

    总之,有关‘王恭厂大爆炸’的记叙大都比较翔实可信的,胡编乱造这了,那些依靠榫卯结构搭建的古建筑中互相卯合的部件,其实也相当于一个个互不相连的砂砾。

    一旦要是有气流从中间急速通过,那些发生流化作用的卯合部件就会自动松脱,进而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垮塌……‘长三、四里,宽十三里’的建筑尽为齑粉,像不像那条砂砾不停翻滚流淌的流沙河?

    好,这个“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的现象已经有解释了,可这个造成流化现象的幕后元凶,从地下定向喷涌出的巨量气体,到底是从何处产生的?要知道京师的地下可没有什么火山。

    问题的根源还得回到王恭厂这个火药厂上面来。

    掌握一定化学基础的人们都知道,传统黑火药的主要成份是木炭、硫磺与硝酸盐粉末。

    这木炭硫磺都好说,关键是硝酸盐粉末从哪里来。

    一般的方法是研磨过滤含有硝酸盐的矿物,这种方法制备的硝粉被称为矿硝,这样得到的硝粉虽然质量一般,但胜在价格便宜,便于大规模制备火药。

    实际上还有一种制备硝粉的方法,那就是直接从人畜尿液当中提取高纯度的硝酸铵。

    现场一般是挖一个大池子,待灌满尿液后使用日光晾晒,最后用刀具刮取池壁上凝析出来的白色粉末,这就是纯度较高的硝酸铵。

    这种制硝法又称为‘堆肥法’,其制备硝粉价格昂贵,但也极其耐潮易燃,常用来制造各类火器的炮捻儿。

    所以王恭火药厂里边一定有一个专门堆肥制硝的大池子。

    可大尿池子……一般也不会涌出大量气体。

    但你想过没有,过去没有垃圾分类一说,自然也就没有专门收集尿液的可能,所以王恭火药厂堆肥制硝的大池子里,灌的是苦力长夫们挨家挨户收集来的夜香。

    而夜香这东西,肯定是固液混合的,甚至里面还有这家人后厨馊臭腐败的剩饭。

    因此堆肥大池子的池底上,一定覆盖了厚厚一层且粘性极大的黑色沼渣,这使得堆肥池中多了一种原本不该存在的气体——沼气,或者说甲烷。

    那层粘性极大的黑色沼渣恰恰就起到了尼奥斯湖水压封的效果,将一定量的沼气封在池底,形成一个巨大的沼气泡!

    现在就只缺一个诱发沼气泡破裂的诱因了。

    你们知道现代火药是怎么发明的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