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迁移的路线,而在《姜戈大战》之中,戈基人也一直在对古羌人进行追击,极有可能也跟随古羌人到达那里。
    “典韦,随我四处查探一番。”
    吴良并没有继续清理其他的石像,而是沿着山陵之下较为平缓的山脚查探起来。
    山陵上的那些神秘山洞还不知道有些什么东西,为了防止发生什么危险的情况落得一个孤立无援的下场,他打算等瓬人军赶来之后,再与骨干们一同进入查探。
    山脚下有一条大约两米来宽的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平坦区域。
    这片平坦区域沿着山脚不断延伸,看起来就像一条人工修建出来的道路。
    吴良心中怀疑,于是便停下脚步,使用随身携带的工兵铲将这片区域上面覆盖的一层湿滑的淤泥铲开进行查看。
    这一层淤泥也并不厚,连五公分都不到。
    如此铲开一片区域之后,吴良发现淤泥下面藏着的其实是一层夯实在一起的小石子,这些小石子十分均匀,缝隙之间掺杂着一些类似于砂泥的粘合成分,能够对这些小石子起到一些固定作用,有点类似于后世公园里常见的石子路。
    不过非说坚固程度的话,到底略微差了一些,毕竟后世的石子路都要铺设一层厚厚的水泥混凝土,而不是工兵铲便能够铲开的砂泥。
    吴良又用工兵铲向下挖掘了一阵,试图找出这种小石子路的铺设厚度。
    如此耗费了一刻,才终于挖透了这层小石子路。
    小石子路的铺设厚度足足有二十公分,并且所用的材料十分均匀,从上到下没有看出任何偷工减料的迹象。
    这无疑可以断定就是人工铺设出来的道路,而且
    吴良沿着这片平坦区域向远处眺望,发现这条道路非但只在山脚下有,更是出现了许多岔路,并且一直向山陵上延伸。
    这可绝对不是一个小工程!
    尤其对于没有机械化的古人而言,光是采集这些规格差不多大的小石子,并将其运送到相应的位置便已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此时此刻。
    看着这些修建规整的道路,吴良再抬头看向山顶上的那些洞穴,甚至怀疑这根本就不是一座山,曾经可能是一座热闹非凡的城市,又或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巨大堡垒。
    如此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向前行走。
    不久之后吴良便来到了第一个岔路口上,这是一个四岔口。
    除了吴良走过的这个岔口,其中一个岔口向山陵上方延伸,另外两个岔口则有一个沿着山脚继续向前延伸,另外一个则延伸向了那条刚出现的大河。
    向山陵上方延伸的岔口连通着地势最低c也距离吴良最近的两个洞穴,同时还分除了其他的岔口向别处延伸;
    沿着山脚继续延伸的岔口,则一眼望不到头;
    而那个延伸向大河方向的岔口
    它并未进入河中,而是连通着一处距离吴良只有十来米的奇怪凹坑。
    那凹坑有着方方正正的形状,面积大约有个十平米左右,深度目测应该只有半米,此刻坑内覆盖这一层深色的淤泥,不知道淤泥下面究竟埋藏着什么东西。
    “先去这边看看,小心一些。”
    吴良对典韦如此嘱咐了一句,便一边用工兵铲探着脚下的虚实,一边小心翼翼的向那处古怪的凹坑摸去。
    凹坑中倒发现了两只翻了个的“蜮”。
    它们躺在淤泥中一动不动,那些节肢也软踏踏的垂在一边,好似已经彻底死去。
    “咚咚咚!”
    典韦却是连忙将典韦拦在身后,立刻将神秘小鼓敲响。
    那两只“蜮”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如此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它们不会对吴良造成威胁,然而就在典韦打算向吴良说明的时候,却听“啪啪”几声。
    吴良不知何时已经将改良版的“战国连发弩”取了出来,对着那两只“蜮”便是一顿乱射,一眨眼的功夫就清空了箭匣。
    “看来应该是死透了。”
    迎着典韦有些反应不及的眼神,吴良已是笑了笑,收回“战国连发弩”大大方方
    的来到凹坑前面。
    在这两只已经被射成了刺猬的“蜮”旁边。
    则有一个大约手腕粗细的斜插在淤泥之中的棍子,露出的部分估摸着应该有个三尺来长,一端刚好伸到凹坑边缘。
    吴良低下身子细细查看。
    发现这根棍子已经被一层绿色的水藻严严实实的包裹了起来,随即又用麻布对其进行小心擦拭。
    结果擦完外面那层滑腻的水藻之后,里面却依旧是一层十分粗糙的绿色痕迹。
    “青铜?”
    吴良盗了那么多墓,见过的青铜器具不胜枚数,对于这种粗糙的绿色痕迹自是十分熟悉,这显然是青铜特有的锈迹。
    确认过这根棍子的材料,吴良略微沉吟了一下,终是伸手将这跟青铜棍子握在手中,试图将其从淤泥之中抽出来。
    结果。
    “嘿?”
    还挺沉重。
    吴良虽是慢慢的发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