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懂了!关羽重义,绝不可能留下刘备的二位夫人,独自离去!”    “不错,倒是叔父可以这样与关羽商量,若是他肯留下,就可以派人护送刘备的二位夫人到新野,让她们能回到刘备的身边。    若是他执意要走,也可以,但是二位夫人就必须留下。    我就不信,关羽若是能狠下心撇下他两位嫂嫂独自离开,那就当我看错了他!”    这是一种赌博,赌的就是关羽对“义气”二字的重视程度。    若这位被后世无数人顶礼膜拜的“关二爷”当真是对得起“义薄云天”这四个字的话,楚云的计划必然就会得逞。    至于甘夫人、糜夫人二人,加在一起,也远不如一个关羽重要。    而且以关羽的为人,如果他肯为了二位嫂嫂留下,按说也就不必担心他以后再会临阵倒戈的事。    “妙极!云儿,兄长说你智绝天下,今日叔叔我算是又涨了一回见识啊!”    尽管先前早就对楚云心服口服,但这次,夏侯惇对楚云的敬佩之意还是不免又增添了几分。    “元让叔过奖了,不知这次是哪位将军领兵攻打新野?”    看似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楚云,其实还是很关心战事的。    虽说现在曹军的势力早已今非昔比,要拿下小小的新野城可谓易如反掌,但楚云还是想知道曹操的人选是否合适。    “是子脩为主将,曹仁和李典为副将。”    夏侯惇如实相告道。    “李典将军行军稳重,倒是不错的辅佐人选,但是连曹仁叔都要负责辅佐师兄,可见叔父已有培养师兄独当一面,方便日后接掌军权的打算了。”    这话属于议论曹操的家事,也唯有楚云、夏侯惇这样的宗族主要成员,才敢私下拿来闲聊。    “是啊,眨眼一晃,子脩已经成了可靠的将才,兴许再过个十年八年,天下便可平定,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能安享晚年了!”    说完,抱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夏侯惇饮下甘醇的美酒,大呼痛快。    “元让叔说得是,希望这一天能早日来临,天下可重归太平!”    楚云也向往地点头赞同道。    “不错!来!干一杯!”    “干!”    ——    南阳,新野。    “主公,您召我?”    仍是一副羽扇纶巾从容不迫的模样,诸葛亮一进府衙大门,就看到坐立不安的刘备,正绕着台案不停地转着圈。    “军师啊!你终于来了!来来来!快请坐!”    招呼着诸葛亮入座之后,刘备才一屁股坐下。    “军师,曹操派十万大军来犯一事,你可知晓?”    “主公这是说笑了,此等大事,亮岂能不知?”    诸葛亮谈笑风生般回答道。    “军师,近半年来,我们虽招兵买马,但刘表也一直在对我们施压,粮草军械的供给一缩再缩,以咱们手上的四万兵马,如何能抵挡得住曹操的十万精锐?”    自从尽早收到曹军的动向之后,刘备到现在粒米未食,一副愁云惨雾的模样。    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地笑了笑,安抚道:“主公莫急,半年前属下就说过曹操定会派兵来攻新野,只是他僭越称王,这才晚来了三个月,给了我们更充裕的时间做准备。”    这半年来,诸葛亮在新野发挥其强大的内政能力,将有限的钱粮等资源全部用来武装士兵,以区区一座新野小城,竟硬生生地发展出四万大军来!    这些兵力虽然不足以与曹军在数量上抗衡,但这普天之下能以一城之地拉出一支四万人的部队之人,除了诸葛亮之外,怕是再无第二个了。    “这么说来,军师已有对策?”    见诸葛亮一副不慌不忙的模样,刘备才心思稍安,挪了挪屁股,调整坐姿之后向诸葛亮虚心请教道。    诸葛亮又把手放在沙盘上,准备娓娓道来。    “主公请看,上个月,我已向孙权打过招呼,向其借十万石粮草,他已回信答应下来。    但运粮的船只自此处下船登岸,还必须绕过襄阳,避免被刘表发现,才能顺利送到咱们新野来。”    新野的位置远离江岸,处于内陆,这物资在运输过程中,一旦被刘表的人马察觉,就全都便宜了刘表。    毕竟现在刘表跟刘备表面还是“兄友弟恭”般亲如一家的合作关系,但实际上,近半年来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发展过快,已经引起刘表大为忌惮。    如果不是还有曹操这尊大敌在北方虎视眈眈,而刘备的强盛对刘表还存在着巨大的好处,恐怕刘表就不是在背后缩减刘备的粮饷开销那么简单了。    正因为刘表知道,他需要刘备替自己看家护院,刘备才能发展壮大至今。    “军师未雨绸缪,我军粮草之危已解,可即便我们粮草充足,也难敌十万曹军啊!”    刘备不好直说,心想这粮草再多,又不能弥补双方一倍以上的兵力差距。    “哈哈,主公放心,亮另有安排,可保新野不失!”    诸葛亮淡定笑道。    “军师,还是别卖关子了,先说出来,也好让我安心。”    “那好,主公可知,此次曹军是谁为主将?”    “根据军报,是曹操的长子曹昂,不过曹仁与李典二将辅佐其出兵,来势汹汹啊!”    曹仁的统军水准高超,刘备对此还是相当忌惮的。    “曹昂虽是曹操的诸子之中最为优秀的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