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是会子却是,大宋朝廷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说是一贯会子抵扣一贯铜钱,可却不开放会子与铜钱的交通渠道。

    朝廷往出花钱用会子,当一贯钱花。但是收税的时候,却不收会子,或者按市场的折扣价来贬值会子。

    而且,一没钱就开动印钞机,拿纸一样的流氓会子从百姓手里抢夺资源。

    这其中虽说有战争消耗过大的无奈因素,但再怎么说也是耍流氓,比后世的美联储还要无耻。

    事实上,从蒙元攻克襄樊,大军南下开始,几乎是势如破竹,短短几年就瓦解了南宋的绝大多数反抗,军事上的强大只是一部分原因,甚至可以说是一小部分原因。

    会子与中统钞的战争,才是决定宋元命运的一个关键。

    当时的南方,已经被会子榨干了。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百姓,已经没有任何一丝能力继续战下去了。

    而中统钞则不同,有准平银做为保证金,忽必烈又放出,南方百姓可以用手中不值钱的会子定价兑换中统钞的政策。

    这等于是给了一个全民大福利,很多活不下去的南方百姓自然就放下反抗,举城降元了。

    这也应了之前所说的,元朝能打半个地球,真不仅仅是靠军事力量,其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全面碾压全世界的。

    也正因如此,即使困难重重,赵维也要建立银行和新的货币体系。

    否则的话,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你都不是元朝的对手。

    国与国的战争,不光打的是兵力,还有方方面面。

    事实上,赵维在四川打赢了元军,却在其它方面败给了元朝,而败的最惨的正是货币。

    赵维前后运到四川的白银有一千多万两,这个数目是元朝准平库存银的十几倍。

    原本他以为,这绝对够忽必烈老爷子喝一壶的了吧?

    可实际上,却是一场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愚蠢之行。

    也不是说他到处撒钱把自己害了,撒钱还是有成果的,否则神臂各城没那么快平定。

    单从这一点来看,赵维就赚了。

    但是,如果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他却败了,而且败的很惨。

    近千万的白银撒出去,使这川东六城白银泛滥,通货膨胀这就不用说了。

    除了粮食,其它生活物资的价格都能吓死人。一两银换一两铁,一两银换一尺布的事,比比皆是。

    当然,这些也是没办法,谁让没时间呢?想快速稳固六城,就得撒钱。

    但赵维还指望着这些白银流到元占区,给忽必烈和阿难答也制造一点麻烦。

    然而,他想多了。

    阿合马别看人死了,但是,他弄的那套货币体系真的太先进了。

    大量白银涌入元占区,以巴蜀为中心向各地扩散,一千万两啊!赵维琢磨着,吓也吓死你了吧?

    结果,连个水花都没打出来。

    忽必烈迅速做出反应,先是在四川以及周边行省调高了中统钞的兑换比例。

    由原来的一两银兑三贯钞降到两贯五、两贯,最后到一贯。

    再从四川等少数几个行省慢慢向外辐射,只三个月,全国的兑换比例都稳定在1:1的比例。

    然后,开始暗中用中统钞置换百姓手中的白银,增入准平库。

    虽然这个过程也有痛苦,造成了不少的麻烦,但是总体上国家稳定,没有出现大的动荡。

    而到赵维离宋的那个时期,不但完全没了影响,准平库的基准白银也从原本的90多万两,增至400多万两。

    赵维虽然拿了六城,也恶心了忽必烈,但却让元朝国库储备翻了好几倍。

    总的来说,赵维得到了空间,安西王府损兵折将,还丢了几座山城,却是忽必烈渔翁得利,成了最大的赢家。

    这是什么?

    这就是货币体系的力量。

    忽必烈没费一兵一卒赚了个盆满钵满,中统钞的强大之处体现的淋漓尽致。

    也正是赵维在中统钞上吃过一次亏,让他深深的意识到,将来就算大宋拥兵百万,船坚炮利,就十八界会子那个熊样儿的,也不可能打的过中统钞。

    必须建立一个比中统钞更完备、更有生命力的货币体系。

    不但要用在中美洲,之后还要拿回四川,甚至安南这些过渡地区。

    这是根本,是内在实力。军队是外,没有内在的底蕴,一样赢不了。

    于是,他想到了银行,想创造一套全新的货币体系。

    虽然不擅长,但必须去做,这也是他从朝堂抽身而出的主要原因。

    赵维没把握,说句大实话,就是底子不好。前世的时间都喂狗了,更做不到朝上搅动风云的同时还有精力干这个事儿。

    现在可以专心一处,沉淀下来好好琢磨。

    至于陈老爷子,先在那吃灰去吧,等自己弄的有点眉目之后再去找他。

    银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