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战士会带上家产一起上路。打到哪,落地生根,就把家安在哪儿。

    至于为什么不给钱也愿意卖命,当然是等打完了仗自然就拿到了好处,算是一种战争投资。

    这样的蒙古大军,赵维真有信心挡得住吗?

    没有,一点都没有。

    可是,还是那句话,没办法,挡不住也得挡,别无选择。

    如果这次退了,再逃一次,那大宋的心气儿就真没了。天下再大,也无容身之所。

    况且,大宋从崖山开始,突围破局远走扶桑,再到赵维归宋大闹大都,又到巴蜀求存,哪一步不是在冒险?哪一步不是別无选择?

    别说现在是冒险,就算两年大计成了,真的让赵维变出五十万大军来,那将来这种冒险的行为也还会有,而且只多不少。

    二人的离开有些悄无声息,也有几分悲凉。

    赵与珞走时,群臣相送,追视良久。

    而成王殿下亦不落传统,立于高处,执锤击鼓。

    听鼓,新崖山的传统!

    可是,岸上的人都清楚,出征鼓起,却不知归来的鼓何时响彻海弯。

    这让陆秀夫有些感伤,包括陈宜中。

    成王是英雄,此去无还。

    宁王也是英雄,绝死还生。

    对英雄下手,陆秀夫很清楚,他要背负怎样的骂名。

    可是,人是执拗的,认可赵维的同时,也坚信自己的判断——宁王不会成功,大宋更不能有专权的宁王。

    有些事不应该做,可还是要做。

    赵维也在岸边目送父王离去。

    这一次,他没有像几年那样把赵与珞灌倒,取而代之。

    一来,他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愣头小子,心中有了分量。

    二来,当年赵与珞有儿子能替他,可是今天没有了。因为,赵维也有重任在身,无可替代。

    ......

    就在赵与珞成行的第三天,陆秀夫没有等到过年,便于朝堂发难。

    联合陈宜中、江钲、苏刘义、张世杰以及杨镇等重臣,上请杨太后还政官家,并弹劾宁王失臣德、专社稷。

    罗列数条不当之举,要求宁王暂避朝局。

    陆秀夫终还是没有使出全力,只是要求赵维不要专于朝堂,已经是留了情面。

    不留不行,大宋经不起折腾,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他的目的也不是把赵维和杨太后一棍子打死,而是拨乱反正。

    原本,陆秀夫还料想可能会有一些阻力,毕竟谢叠山、福王赵与芮以及张简之等人都不是死人,肯定会死保宁王。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朝中那些支持宁王的臣子...居然集体失声了。

    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说不出的难受。

    陆秀夫想哭,我使这么大劲,你们倒是挣扎一下啊?

    没有。

    别说挣扎,连屁都没一个,就好像没有宁王这个人一样。

    最后,原本打算斗争一段时间的陆秀夫,卯时三刻冲锋陷阵,率百官举事,念完了润色一个来月的奏折,已经快申时初了。

    结果,一点抵抗都没有,杨太后那准了,还政;宁王这儿,臣附议!

    就就就就就就没了?

    恕不知,赵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哪还有工夫陪你挣扎?结果出来了,赶紧干别的事儿。

    还是那句话,没时间!

    而宁王没反抗就被推到了,陈宜中奇怪的同时,更觉心虚。

    因为...因为老哥仨儿变成他老哥儿一个了。

    ......

    此时,陈宜中坐在户部筹政司的“禁闭室”。

    “什么情况啊?”

    看着对面空空如野的两个坐位,陈老爷懵了,“什么情况啊?”

    三人逼杨太后还政,副宁王退却,确实是为公不为私,以至于连自己的后路都没铺。

    可是,话说回来,宁王下去了,老哥仨儿肯定是能回中枢的。

    就算苏刘义、张简之他们占着坑儿,但怎么想办法也能塞下他们三个人吧?

    至于什么筹政司...傻子都看得出来,还筹个屁的政司?这就是个幌子,是宁王发配他们三人的幌子。

    肯定不用呆了,只不过,回去之后的位置可能没以前好,这一点也有预料。

    可是,那两个回去了,把我一个人扔在这儿算什么鬼?

    陈老爷委屈了。

    江钲官复原职了,依旧执掌他的殿前司。

    而陆秀夫差了点,平章事和参知政事都有人了,暂时没他的位置。

    但是官家还是体贴,给陆相公安排了个礼部尚书。先干着,等过了这个风头,再把他安排上去。

    至于自己...没动静。

    赵昺就像忘了还有陈宜中这么个人一般,直接就把他忽略了。

    陈老爷忙前忙后,却是连根毛都没捞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