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自成带着李过前往米脂县,在县城外的一座破庙里暂时栖身。李自成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但有把子力气。他很快找到了一份短工,给米脂县的一家大户修房子。李自成修房子虽然不会,但搬木料、抬砖瓦还是可以的。

    这一日的傍晚,李自成收工回家,路过朝阳街路北的泥湾胡同。一阵香气飘来,李自成不由得打了一个喷嚏。

    抬头看,不远处,一位妙龄少妇站在胡同口,发髻高挽,袅袅婷婷,衣着艳丽。此时,夕阳余晖尽洒,少妇的衣服上闪耀着片片金鳞,更显得身材婀娜,气度华贵。

    李自成刚想走进去瞧,那少妇冲着李自成抿嘴一笑,然后用手中的香扇遮盖着口鼻,转身走了。

    李自成大步流星来到胡同口,发现少妇已然不见,不由得有些悻悻然。

    李自成回到破庙,并没有与李过提起此事。入夜,李自成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少妇离别之际的笑容在李自成的心中已然生根发芽,挥之不去。他决定找个机会再去泥湾胡同,搞清楚那个少妇到底是谁。

    第二天,李自成照例去大户家修房子。在中午吃饭的空当,他忍不住向身边的工友张来顺问道:“张大哥,你知不知道在朝阳街路北有个泥湾胡同?”

    这张来顺是米脂县当地有名的万事通,什么东家长,李家短的,没有这张来顺不知道的。

    张来顺见李自成见问,点头说道:“这谁不知道。”

    李自成进一步问道:“我见那里住着一个女子,长得还算标致。但不知是哪家的夫人。张大哥可曾知晓?”

    张来顺闻言,立刻眼睛一亮,一拍大腿,说道:“我当然知道了。”

    李自成听张来顺说自己知道,立刻睁大了眼睛:“快给我说说。”

    一说到街坊间的趣闻秘事,这张来顺马上来了精神。

    而其他的工友也纷纷凑了过来:“张来顺,张大哥,快跟我们说说。”

    张来顺看了一眼四周的工人,双眉抖动,脸上表情阴晴不定,这情绪渐渐高涨起来:“这个女子我知道,也见过几面。她的名字叫韩金儿。”

    李自成喃喃自语:“韩金儿。”

    “这个韩金儿,哪里是长得还算标致。不夸张地说,她可算是这米脂县方圆百里都首屈一指的美人。”

    有一个工人问道:“她多大了?出阁了吗?”

    张来顺瞥了一眼此人,笑道:“何止是出阁,都出两回了好吗!”

    “什么!”那个工人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望着张来顺。

    张来顺故意顿了顿,说道:“到现在,这韩金儿两次出嫁,两次被休。如今赋闲在家,无所事事。”

    李自成闻言就是一愣:“这是为何?”

    张来顺拍了拍李自成的肩头:“李老弟别急啊,听我慢慢说。要说这韩金儿也是个苦命人,自幼家贫,父亲早亡。她母亲孀居多年,独自把韩金儿拉扯成人,很是不易。韩金儿天生就是个美人坯子,而且早熟。十三岁就出落得前凸后翘,性感风骚。谁见了谁都迈不开步。后来,有一个张大户看上了韩金儿,就托媒人上门求亲,想纳韩金儿为妾。张大户虽然年已五旬,但家资巨富,韩金儿的母亲感觉终于熬出了头,便一口答应了。韩金儿入得张家,虽然地位并不尊贵,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锦衣玉食,生活也是令人羡慕得很。哪知没多久,她就被张大户给休了。”

    李自成不解问道:“这又是为了什么?”

    张来顺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膝盖,继续说道:“这张大户年龄大了,床帏的本事自然不济。听说这韩金儿耐不住寂寞,便与一名年轻的管事勾搭在一起。刚开始二人做事还很隐秘,但久而久之,便被下人们给揭发了。这张大户听闻此事,感到羞耻,不愿声张。先是打了年轻管事一顿板子,轰出了张家。后来,又一纸休书将韩金儿给休回了家。”

    张来顺说道这里,便停止不说了。

    “张大哥,你继续说啊!”李自成有些焦急地问道。

    张来顺看了大家一眼,说道:“我说了这么半天,口干舌燥,也没有给我端一碗水。”

    李自成会意,急忙端过来一碗水递到张来顺的面前,赔笑说道:“是小弟的不对,怠慢了张哥。”

    张来顺接过碗,一口气下了半碗,看来还真得渴了。

    他放下水碗,继续说道:“这韩金儿回家之后,她母亲着实狠狠训斥了她一顿。不过由于当初张家给的彩礼丰厚,且韩金儿在张家的这段日子也没少了往家里送钱。故此,母女俩的生活并不难过。”

    “后来呢?”一个工人耐不住继续问道。

    “后来,这韩金儿就在朝阳街路北的泥湾胡同买了一所房子。闲暇无事,便会出门逛逛。”

    “怪不得,我在那里看见她。想来她离开张府之后,日子也挺无聊的。”李自成喃喃自语道。

    张来顺撇了撇嘴:“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我不是说了吗,她已经出嫁两次了。”

    “她又出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