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热门推荐:

    “日本国本就闭关,禁止贸易。若能与其贸易,这不但不是与民争利,反而为民取利。”

    “既取其利,又能演练海军,正一举而两得。”

    其话音落,顿时让几位平章事脸色古怪。

    “此等事,恐为汉武穷兵而征大宛。况且,日本国虽小,然昔年蒙元国势尚且不能征服。万历援朝,更动摇筋骨,以至有东虏之祸。”

    刘钰回道:“此一时而彼一时。蒙元不能够征服日本,难道不是因为其无海军吗?西洋人如今能从四万里外抵达广东澳门,若学到起航海术,区区日本还去不得吗?”

    “只要能够以海军围困,日久必服。以朝鲜之釜山为港,只消三五千精锐,借助海船的速度,今日扰长崎、明日扰江户,其又不能防。”

    “况且,日本地狭,纵然想要迁界禁海,也无五十里可退。”

    “我朝乃仁义之师,一不割地,二不求财,只要使日本朝贡、开放贸易,我朝便可保护日本不受西洋人侵扰,这样的好事,难道他们会拒绝吗?”

    “或许一时想不通,但海军风帆三五日一至,不出半年,必有聪慧之辈想通了。若其国主想不通,自有别人帮他想通。”

    “届时,钱财贸易源源不断,又使其无海军,必然顺服,再不敢有不臣之心。”

    李淦之前听过刘钰关于将来西洋人在海上威胁的恐吓,此时再听,心想这不就是你当日说西洋人威胁国朝的翻版吗?

    只不过相对于当日说的断漕运、开科举之类,这个倒是简单许多,只要日本能够朝贡、贸易、不准造船即可。

    既然朝贡,便属宗藩。

    若是西洋人也想与日本贸易,若以兵势威胁,天朝自是要保护藩属的。

    听起来似乎的确可行。

    日本多银、多铜的事,李淦当然知道。日本锁国的事,李淦也知道。

    只是他从未有过“强迫贸易”这样的想法。

    这件事站在李淦的角度上看,还有另一个好处。

    刘钰之前那西洋人威胁东南吓唬过他,按刘钰所言,也不过两万兵就够。

    国朝如果按照西洋军制编练新军、海军,以其体量的对比,威胁日本大约也就是五千兵。

    若能靠这些兵力压服日本,则证明刘钰的恐吓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不管这么说,这个“以海军养海军”的想法,至少可以自圆其说,也是说得通的。

    当年郑氏可以靠日本的贸易富可敌国,日本又多银多铜,国朝如今铸钱的铜都不够,若能开放贸易,的确有利可图。

    想要让其开放贸易,也的确需要一支海军。

    李淦看看其余人,英国公微微一笑,心道刘钰倒是滑头,闭口不提闽、粤、江、浙等对西洋的海关事,却把“以海军养海军”的对答放到了日本上。

    这倒是个好想法。

    因为西洋和日本不同,西洋人是恳求贸易,而日本是闭关锁国。

    想从西洋人的贸易里多弄到钱,要么关闭多余的海关一口通商从而方便管理收税;要么就得学宋朝,官方垄断贸易。

    无论哪一点都会引发轩然大波,剧烈波动,乃至江南糜烂。

    但若从日本入手,一则可以见到实利,证明以海军养海军是可行的;二则暂时不用触动江南走私商人的利益,不会出现剧烈的震荡。

    以日本养海军,待海军有成,再入南洋,那就简单了许多。

    若能直航日本且能把日本逼迫的开关贸易,从南方运送粮米还是问题吗?

    若能走海运而废漕运,又能节省一笔开支,减轻民间疲苦。

    从大义上讲,日本国久不来贡,六师移之,也大有道理。

    英国公暗自赞许,心想的确是个人才,之前说五年之期初成,这事恐怕又要五年。

    这十年间,一点不需要触动漕运、江南走私的利益,不会引发剧烈的动荡。等到海军已有小成,再处理江南的事,也就更有可行性。

    于是他又问了刘钰另一个问题。

    “你刚才说朝鲜事,此朝鲜非彼朝鲜,朝鲜又将如何对待?”

    “回平章事。”

    “欲使日本贡,不得不控制朝鲜。如今朝鲜方乱,尚未平息,我朝正应借此机会,加大对朝鲜的控制。”

    “一则驻派天使,若朝鲜再有事,则可先知。朝鲜既为藩属,若其国再有弑兄之类的事,天朝自要处置,否则怎么能叫教化四夷呢?”

    “二则我多询问朝鲜国事,得知朝鲜国曾连钱都不用,以物易物,以致民间不知钱可以用。其国又不铸钱,正可要求朝鲜用我朝钱。”

    “我朝虽也缺铜,但若控制朝鲜,要去日本开关朝贡,则铜就不缺。让朝鲜用我朝钱,方为真藩属。”

    “三则朝鲜产纸张、人参等,而我朝生丝、绸缎,正可换回纸张人参。若能使其国开放贸易,则山东之民又可多出一条求生之路。往来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