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亚莫卧儿帝国、西北沙俄的贸易,准噶尔部的火器水平提升很快。

    漠北的喀尔喀部南下避难后,其附属的布里亚特蒙古还在贝加尔湖放牧,那里是布里亚特人的牧场。

    沙俄连年东进、南扩,布里亚特蒙古人不断受到欺压,可是喀尔喀部已经无力支援,布里亚特蒙古只能派人南下寻找大顺的帮助。

    俄国人要收毛皮税、要强制他们服军役的,强制让他们信奉东正教的。

    相对而言,做大顺的朝贡,至少不会被如此盘剥。

    再者,他们信的高原佛教,和东正教尿不到一个壶里,可刘钰家附近的大护国寺里就有大庆法王封号的大喇嘛,再怎么看布里亚特与漠南蒙古与大顺也算近一些。

    然而这几年风云突变,准噶尔部和沙俄的关系越来越僵。

    双方不断发生争斗,再加上在伏尔加河畔的土尔扈特部,更是让沙俄极度不安,终究土尔扈特部也是参与过《喀尔喀——卫拉特法典》的部族,伏尔加河更是抵在沙俄的腹心处。

    准格尔与沙俄的关系一僵,喀尔喀部和布里亚特部的一些人,就开始首鼠两端。

    既往大顺朝贡,其实也暗通沙俄,他们在观望——到底谁,才是一个真正强大的靠山?

    火药、火枪的出现,让游牧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以往打不过可以跑。跑远了,休养生息几年再回来。

    现在呢?

    时代变了。

    西边有死敌准噶尔,北边有沙俄,东边是大顺的辽东节度使,南边是开国不久蒸蒸日上的大顺,无处可走了。

    只有选边站,只有选靠山了。

    要么,投顺。

    要么,投俄。

    投顺的好处,大顺拥具天朝,国库富足,大有好处,而且不需要改变宗教。

    投俄的好处,可以做沙俄的先锋,与俄国配合,南下漠南抢夺最好的牧场,顺带着配合沙俄南侵,打打秋风。

    当然,有好处就有坏处。

    所以,漠北蒙古还在观望,谁才是此时东北亚的最强者——若是大顺赢了,自己投靠沙俄,首当其冲,得不到好处不说还要挨打;若是沙俄赢了,自己投靠大顺,那沙俄南下自己还是首当其冲,仍旧要挨打。

    漠南蒙古被封了六十多个男爵领,不断地掺沙子,已经不能算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了。

    唯独漠北蒙古,还有观望的资本,还有选边站的资本。

    准噶尔部打他们虽然容易。可准噶尔部打不过沙俄,也打不过大顺,只要选一边站,就可无忧。

    所以这一战极为重要,大顺输不起。

    不但输不起,还要打的特别漂亮。

    要让喀尔喀部、布里亚特部看到大顺的军事实力,让他们认清一个现实:沙俄强则强矣,但翻越西伯利亚的投送能力有限;大顺虽然军事科技略微弱势,但是体量巨大,至少在东北亚是比沙俄要强。

    这有助于让他们认清现实,选个正确的边站队。

    同样,这对大顺也有好处——喀尔喀部选好了边,承认大顺为宗主国,那么准噶尔部就是违背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的逆贼,诸部共讨之。

    大顺作为瓦剌诸部的宗主,平定准噶尔部那就是宗主帮着小弟平叛,名正言顺,自古以来。

    如今孛儿只斤家族的后裔在京城里当个逍遥的郡王,漠南的法统已经拿到,分封建制固定牧场的手段看起来也很有效,大顺朝廷认为这是一举解决蒙古边患的时候了。

    但若打输了……

    恐怕北部边疆再无宁日。

    沙俄的哥萨克里,是有鞑靼人的。

    东正教的维稳洗脑同化作用,实在太强。信了教的鞑靼人一样可以成为哥萨克,东正教是维系沙皇“小爸爸”和哥萨克的最结实的纽带。

    到时候一个贝加尔哥萨克军区、一个阿穆尔哥萨克军区压在头了句“齐国公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

    刘钰本也没想着这时候再退出去,他脑子又没生锈,这时候退出去,还用田索告诉自己这辈子就毁了?

    送走了齐国公,刘盛觉得也没什么再和刘钰说的了,自让他回了自己的小院。

    屋子里上午被惊吓、下午被惊喜的丫鬟们凄凄切切,询问他前往边军效力的事。

    刘钰也是觉得前途未卜,鬼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索性和两个丫鬟们做了一场,发泄一番,午夜方睡。一个个吃痛,实在和那些欢场里的女子差的太远,技巧生涩,颇不尽兴。

    第二日软脚虾一般起来床,浑浑噩噩了大半日,熬到了晚上家宴时候。

    府中的闲言碎语伴随着家宴烟消云散,刘盛一则夸奖了一番刘钰早早就能为国效力;二则关键之处提到了要给刘钰新开辟的小院。

    为国效力什么的,哥哥嫂子不在乎。

    开辟小院,那才是他们真正在乎的东西。

    此话之后,于是其乐融融,兄友弟恭。

    没有了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