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字抹去,诛心般的自语道:“我先数数几个字,免得忘记亏了。”

    金胜曼“噗嗤”笑出声来,妙目横了李元瑷一眼。

    他这哪里是修改一字或一句?

    他是将整体的算法都改了,除了答案没改之外,过程没有任何重复的,每一个字都算的话,仅这第一题王孝通就得给李元瑷几万金。

    “再来解第二题!”

    李元瑷依旧让金胜曼念了第二问的题目,然后根据天元术解题。

    这一次课堂上再无喧哗声,已经有人动笔记录他的解法了。

    同样的,李元瑷用天元术结算出了答案:台高一十八丈,上广七丈,下广九丈,上袤一十丈,下袤一十四丈;甲县给高四丈五尺,上广八丈五尺,下广九丈,上袤一十三丈,下袤一十四丈;乙县给高一十三丈五尺,上广七丈,下广八丈五尺,上袤一十丈,下袤一十三丈;羡道高一十八丈,上广三丈六尺,下广二丈四尺,袤一十四丈;甲县乡人给高九丈,上广三丈,下广二丈四尺,袤七丈;乙县乡人给高九丈,上广三丈六尺,下广三丈,袤七丈。

    当他将答案说出来的时候,王孝通身形晃了晃。

    居然一字不差。

    如果说第一题是巧合,这第二题答案一字不差,这肯定不是巧合了。

    术数最关键的就是数字,这数字连着正确,一点不差,足以表明,李元瑷的解法可行是正确的,并且明显比他高明。

    “不可能,不可能!”

    王孝通不相信,根本不敢相信。

    李元瑷看着教室里的众多学生问道:“我说的,你们听得懂嘛?”

    这一回已经有人回答了:“听不懂!”

    “不明白!”

    ……

    各种声音此起彼落。

    李元瑷并不奇怪,又问了一句道:“但跟王孝通相比呢?”

    一时无言,随即便有人回答道:“至少可以明白一点,而非一头雾水。”

    其实不舒服王孝通的大有人在。

    毕竟面对一个成天老子天下第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将前人视为草芥,将后人视为蝼蚁的人,只要思想正常都会不舒服。只是因为他是先生,而且确实学识高深,他们无话辩驳。

    现今有人站出来,还是挺爽的。

    王孝通颤抖的指着李元瑷道:“你,你究竟是何人?”

    李元瑷青着脸回应道:“一个让你说成哗众取宠,一窍不通的人。”

    王孝通立刻反应过来,道:“?”

    “不错!”李元瑷道:“我辛辛苦苦编写的,就换来你这八个字?我开始还以为你有多高明,现在看来,你不过是盲目自大而已。里的东西过于深奥,你自以为是,觉得你不懂,就是人家错。却不知道中不只是存有正三次方程,还有负三次方程。论及深奥,更在你之上。而你将你自己编著的视为天下第一奇书,却将祖冲之、祖暅之父子两人的百年心血评价一文不值。”

    “身为学者,贬低前辈,蔑视同辈,轻视后学,以为自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在可笑,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算学有今日,是从开始萌芽,通过诸子林立,百家争鸣,从起,到,从汉初郑众九数基础,到汉末大学者郑玄发展勾股,魏景刘徽为算学打下坚定基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步一步发展至今,才有祖冲之、祖暅之的中的祖率及含有负系数的二次、三次方程。”

    “哪怕你的同样是因为有先辈孜孜不倦的研习,不迷信古人,敢于创新,实事求是,从而令得算学日渐精进。”

    “身为后辈,站在先贤伟人肩膀上学习,学成之后居然开始蔑视先人?这跟欺师灭祖有何其别?”

    “更可笑的是,任何一门学问,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精进完善。我辈既然习得先辈必生所学,即便无继承遗志之心,将所学传下,引导后人另之后来居上。也不可拖后人后腿,阻碍时代进步。你倒好,什么算术至今,已达巅峰?固步自封,你怕做梦都想不到,何为巅峰!”

    看到王孝通,李元瑷终是明白为什么隋唐术数不进反退了。

    就是出现了一个如此傲慢自大的存在。

    身为术数宗师,他便如那些手艺人,将自己所学私藏,用来炫技,而不好好的传授。同时,还排斥他人,自诩无双,说术数发展于自己已到尽头,不鼓励后人创新研究不说,还一个劲的拖后腿。

    尽管时代的进步并非一两人决定的,但是个别关键人的存在,是能够影响时代发展的。

    王孝通留下的算术弊端,好几百年后才得以恢复。

    李元瑷的话语振聋发聩。

    “说的好!”

    门外掌声响起!

    国子监祭酒孔志元鼓着掌走了进来,说道:“今日听商王一席话,某胜读十年书。我辈读书人,理当秉承先贤之志,为后人开创大道。”

    商王!

    孔志元这一表明李元瑷身份,满堂皆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