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显德元年,十二月末,吴国第三军都指挥使蒙孝打下明州,自此,秀州和明州纳入吴国国土。

    各州不能没有刺史,陆原根据这一段时间以来手下所有县令的功绩,决定升陶融为明州刺史,张渡为越州刺史。

    再加上睦州刺史孔谦、徽安府府尹董远,陆原辖下两府三州中,只有杭州府还没有府尹。

    文德殿,书房。

    陆原最近发现一件事,自从他成为吴王后,不少当世名儒开始给自己写信。

    一开始,他每封信都会读一下。

    但是后来,他发现信的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前面都是发表他们的治国理念,后面则表示愿意到吴国出仕。

    有人才自荐,本是好事,但这些人心高气傲,大部分都是冲着吴国宰相来的,要求低一点的,表示尚书或者刺史也能勉强接受。

    因此陆原并不打算将这些大佛请回来。

    受后世影响,他认为一个官员的才能要通过实际治理情况来判断,治理得好的提拔,不好的降职让位,这样才能挑出真正人才。

    这世上,纸上谈兵之人比比皆是,除非特殊情况,他绝不会将一名没有经验的人提拔到高位。

    所以后来这些信他干脆都不看了,还是利用科举来选拔人才最为稳妥,决不能断了那些寒门学子的向上通道。

    当一个国家阶级稳固,那便是腐朽的前兆,明年一月,他便打算再开科举。

    如今陆原手握五州,其中三州都是刚打下来不久,他决定停止用兵,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尽快稳固地盘。

    等治下稳定,百姓安康,再考虑开疆扩土的事。

    文德殿以南,一座巨大建筑中。

    刺耳的争吵声甚至传到了站在门外的袁安耳中,他刚刚去了一趟工兵院,刚回到尚书省。

    进入大殿后,他径直向户部区域走去,走近后才发现,争吵声就是从户部中传来。

    由于长期养成的习惯,袁安在门外停住了脚步,向大堂偷瞧了一眼。

    堂内共有三人,有两人他认识。

    一人叫陈末,虽然年轻,但听人说很早就跟随吴王殿下,目前担任户部巡官。

    关于此人,袁安听说过一个趣闻,据说陈末以前曾在军队任职过,后来在一场败仗中吓破了胆,主动要求转为文官,因此被吴国高层看轻,升官自然没他的分。

    另一人叫铁铮,袁安对他了解不多,只知他有个貌美的妻子,之前是张德仲亲信,刚从文吏升为户部主事。

    与二人争吵的是一名四十多岁的陌生官员,只听他大声道:“前天拨款的公文我都给你们了,一直拖到今天也不给办理,到现在钱还没拨到我们国子监,你们可知,有多少孩子等着这笔钱才能读书吗?”

    陈末挑眉道:“都和你说了,我们这边要处理的事太多,等轮到你了,自然会处理,耐心等着吧!”

    “那为何昨天工部上午才申请,你们下午就把钱拨过去了?”那名官员质问。

    陈末脸色微变,恼羞成怒道:“你不过是名降官,少给我装出一副卖力做事的样子!”

    一旁的铁铮劝说:“陈巡官,何必说这种话呢?”

    “干嘛,刚当上主事,就敢教我说话了?”陈末冷冷道。

    袁安瞧到这里,决定不再听下去了。

    他绕了一圈,从偏门进入正屋,找了名文吏询问两名郎中所在。

    目前户部尚书和侍郎都空缺着,只有两名郎中,其中一人叫王轨,负责田地赋税之类的事,另一名郎中叫万天齐,负责商业方面的事。

    询问一番,袁安得知王轨下乡去了,万天齐则去了凤鸣殿,于是他离开户部,向凤鸣殿而去。

    他虽然官职比陈末高,但作为官场新人,对方不可能听自己的话,最好的办法是找万天齐,让他来解决这事。

    凤鸣殿是一座小殿,位于养心殿旁边,里面是孙少清和秦幽谕处理政务的地方,一般户部和枢密院的重要决策都会向这里汇报一下。

    不过秦幽谕更多时侯是在皇城中的禁军营地,因此殿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孙少清坐镇。

    万天齐是孙少清一手提拔,对她极为尊敬,三天两头就喜欢往这里跑。

    袁安在凤鸣殿外通报了一声,得到许可后进入大殿,在一名侍女的带领下,进入右边一间书房。

    “属下拜见清妃娘娘。”袁安叩拜。

    “请起,以后这种跪拜礼,能免则免。”一道悦耳的声音从书桌后传来。

    “谢娘娘。”袁安站起身,抬头偷瞧了一眼,只见书案后坐着一名头戴凤冠的华服女子,容貌秀丽,气质高贵。

    他迅速收回目光,四顾瞥了一眼,发现万天齐坐在书房靠左的一张椅子上。

    他上前几步,拱手说:“万郎中,陈巡官与国子监一名官员争吵起来,您回去看看吧。”

    “怎么回事?”书案后的孙少清柳眉蹙起。

    “是这样的……”袁安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