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这些天闲着无事就在山上游逛。五龙山高挺入云,八仙台下面崎岖上面却平坦得能走马。
燕山北接榆关西通太行,向南蜿蜒出山后离大楚国也不远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真是好地方啊!
长寿心里也不住的感叹。
长寿越来越看不懂石再亮了。他表面上真正辅佐朱氏兄弟,其实是把兄弟两个当猴耍。
可是朱氏兄弟却真的以为遇到诸葛孔明了,对他真诚接纳,几乎是言听计从。整个山寨的财权和人员调动的权利都交给了他。
石再亮也真的有才学,带着朱氏兄弟和山上的一帮将军元帅挨处走动。哪里应该设关卡,哪里修寨堡说得头头是道。
“趁着现在水浅又结冰了,在鲍秋河上修一座水坝,明年就能在老虎沟和鱼鳞沟种上万亩粮食!”石再亮指着下面的河道自信的说道。
石再亮说的在什么地方修寨堡,这些庄户人不明白。但是说到种田,他们可都是行家!
他们都觉得石再亮说的有道理。
一想到明年有上万亩地可以种,而且不用向皇帝老儿交税就美得像怀里揣着一个猴子一样心痒难耐,恨不得拿着锄头马上下去干活。
这个石先生真是不孬!他一定是天上文曲星兼土地公公下凡!
看着石再亮日以继夜的忙碌着,人也慢慢的消瘦下去。
长寿忍不住问道:“石大哥你不会是打算将来取而代之,自己在这燕山里当土皇帝吧?”
“你看看史书,书生造反有成功的吗?”石再亮用灼灼的目光看着长寿。
长寿让他的目光烫得一缩脑袋说道:“你不要找我的麻烦!”
“现在山上有一百多个孩子。我想教那些孩子读书认字。”长寿说道。
“认什么字?都是泥腿子的孩子!”石再亮不以为然的说道。
“你也是穷苦人家孩子出身,现在成了读书人就瞧不起他们了?”长寿略带讥讽的说道。
“书读多了,人心里就苦了。”石再亮解释道。
“那我不管。我先要给他们改个好名字。现在那些孩子叫什么猫、狗、石头的,太难听了!”长寿笑着说。
长寿又偷偷的下了一次山买了很多纸笔回来。
听说小师傅要教孩子们识字,有些人高兴终于可以让孩子们读书了。有些人不屑,读书有什么用?
朱石磨也觉得读书就是吓耽误功夫,没有什么用。
可是他的弟弟朱麦穗却强令山上的人家必须把所有的男娃都送去读书!谁不送去就罢谁的官!
那些庄稼汉听说会把好不容易到头上的官帽子丢了,都急忙争先恐后的送孩子读书。
长寿纳闷的说道:“朱老大为人厚道,心眼也更好却这么死板。他的弟弟明明一肚子心眼却眼界开阔,想的长远。真让人想不明白!”
“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古往今来那些开国的君主那个不是这样的人?你看着吧,朱麦穗才是狠角色!”石再亮答道。
镇殿大将军刘大锤是一个石匠。他花了几天时间凿出来几十块石砚台。
为了给这些人起官名,可把石再亮累坏了。他就差把天蓬元帅的名头用上了。
这些人不是将军就是元帅。给他们一个文官的名头扣在脑袋上,这些大字不认识一个的人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朱氏兄弟带着百官听着禅房里传出来的阵阵稚嫩的读书认字的声音,刘大锤激动的说道:“我们老刘家祖坟上冒青烟了,终于出读书人了!”
名头比刘大锤还响亮的征南大将军王木梁撇嘴说道:“会认识字有个卵用?还不如让孩子去放羊!”说完他就赶紧闭上嘴巴胆怯的看了一眼朱麦穗。
朱麦穗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说道:“你怎么像一个娘们,头发长,见识短!光靠你们这些泥腿子能打天下吗?还得靠读书人!”
朱麦穗现在心里想的是其他事情。
他听说长寿给孩子们都重新起了文绉绉好听的名字就心思活泛起来。他和大哥的名字都是大字不认识一个的父母起的,说出去要多丢人有多丢人。他想偷偷的找石先生或者是小师傅重新给自己换一个响亮的名字。
大人们在窗外听了一会就在石再亮的安排下去修寨堡了。没有错,虽然他们都当了官,但是他们也是主要劳动力。
这些孩子都是野惯了的。除了少数能规规矩矩的跟着长寿学习,其他人新鲜劲一过就开始调皮捣蛋了。
只是长寿一个眼神过去,他们都能马上收敛。
这里面最调皮的就是刘大锤的儿子刘石锁。不,应该叫他刘德润。这是长寿给他起的名字。
坐在刘德润旁边的几个孩子已经哈哈大笑起来。刘德润也是一脸的古怪。
长寿纳闷的走过去看见刘德润的宽大裤腿里面鼓出一个小包,而且那个小包还在刘德润的大腿上不停的游走。
这是什么?
长寿隔着裤子一把抓住那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