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果说,是熊启的弟弟,那不就是楚考烈王的儿子?

    熊启泪如雨下。

    并未说话。

    然而,这也等于是默认了。

    然而此时,嬴政的话,不由让王绾直接吓傻了,众人何等人物,自然能够通过这一件事,联想到,这么长时间以来,种种之事。

    这便解释了,为什么熊启屡屡帮助儒家,屡屡帮助负刍。

    而负刍入秦,王道宽法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显然已经不言而喻。

    王绾顿时对熊启怒吼道:“熊启,你居然叛秦!!!”

    熊启终于说道:“臣,愧对大秦!”

    熊启在历史上,终归还是叛秦了,然而,作为秦国的相邦,背叛秦国,很显然,这不是忽然出现的想法,也就是说,这件事终归还是发生了。

    只不过唯一好的,便是被嬴政给当面捉住了。

    没有让熊启如历史一样,前往江夏,带着大军打李信,更没有成为最后的末代楚王!

    嬴政道:“叔父,你现在知道,寡人为什么,就召集了这么一点点人了吗。”

    熊启缓缓站了起来,脱下了衣冠,痛苦颤声,说道:“多谢大王,为臣保住那么一点颜面。”

    嬴政痛声道:“叔父骨子里,终归还是有熊氏那高傲血脉,你支持儒生,寡人可以当这是你的政见,可是你,千不该,万不该,将李信攻打楚国的消息送去了楚国啊,你这是背叛了秦人!背叛了你的母族,百年来,叛秦者何等下场,叔父莫非不知?”

    “这!!!”

    冯去疾等人惊得下巴都合不下来了。

    攻楚,乃是秦国的大事。

    “亡秦者胡,如此诛心箴言,你既知,居然还如此纵容?你不忍楚国亡国,寡人可以理解,但是,这些人要亡秦国,你就可以视而不见?楚国给了你什么?给了你性命?难道,秦国就没有给你吗?秦国的相邦,楚王的儿子,终归在你心里,我秦国不如楚国,当年,你在楚国不能施展抱负,是秦国不计前嫌,接纳你,重用你,你不图回报,暗中助楚,于今日之儒家有何区别,简直是忘恩负义,猪狗不如,你死后,寡人都不敢把你送入宗庙,秦法而论,你犯的灭族之罪也!寡人的脸都为你感到羞愧。”

    熊启短短一个时辰,

    头发灰白。

    此时,终归是浑身无力,面目血色涣然无存,说道:“臣,对不起列祖列宗!”

    良久之后。

    嬴政终归是说道:“你还有什么话给寡人说吗。”

    熊启面容僵直,说道:“臣,臣,多谢大王。”

    “谢寡人什么?”

    熊启泪流满面的说道:“熊启没有身败名裂,此乃大王恩赐,死后还能入宗庙,亦是大王恩赐。”

    嬴政长叹一声,道:“终归你还是清醒着。”

    “如果这件事,在庙堂上传出,一国相邦公然叛国,其影响无以复加,可谓让秦人颜面无存,宗室威严扫地,秦国经不起这般震荡了,寡人让他们留下来,便是为了做一个行法之人,法不可乱,但为了秦国的脸面,只能如此来做了,也算寡人对秦人有个交代了。”

    这件事不能公然行法。

    但是,秦国的法又不能不尊!

    熊启含泪说道:“臣,明白了!”

    王绾,冯去疾,焦茅等人已然惊愕当场。

    赵高取出一壶酒,倒了一樽,而另一壶酒,却倒在了嬴政的面前,随后道:“大王!已准备好了。”

    随后,赵高将酒送到了熊启的手里。

    嬴政转过身,笑道:“叔父,还请转告列祖列宗,就说,天下快太平了!”

    熊启收住眼泪,站了起来,深吸一口气,颤颤巍巍的举起酒樽,随后又看了王绾等人,最后将目光锁在苏劫身上,千言万语,如哽咽在喉咙里,最后才说道:“国公在,大秦安也。”

    苏劫说道:“我等终归还是尘俗之人,一生也抵不过这半樽浊酒,相邦虽去,但至少,青史上不会记下今日,相邦也算全誉了。”

    嬴政泪目道:“叔父,政儿敬你!”

    青史更改,宗卷本纪记载,秦王政八年,大秦右丞相熊启,引鸠自尽!死后葬于骊山,其余无可考证!

    ……

    苍莽初晓之中。

    刑场设在一片平坦的峡谷谷底,观刑的人从两面山坡一直铺到谷地四周,此时,如此多的人,却让整个峡谷静悄悄的没有声息。

    然而此时,让百姓们怪异的是,整个刑场没有刑架木桩。

    没有行刑手。

    要说,这般公然处决如此多人,秦国并非第一次。

    当年,商君渭水行刑斩了七百人,也就是这个时候,虎狼之名才流传出去,可见,杀如此多人的影响!

    毕竟,这不是战场,战场可以死多少万。

    而在政治的刑场上杀这么多人,自古都是罕有的。

    渭水决刑,始皇帝坑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