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卖报~卖报~”

    “安南兵犯广西,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起因竟是因为我大明不愿接受其称臣纳贡~”

    京城的早上必然伴随着报童的吆喝声。

    伴随着报童的吆喝,很多人立即聚集过去,一份份报纸转眼间就被抢购一空。

    读报纸已经成了京城老少爷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认识字又有条件的,自然是自己买一份报纸,一边在家悠闲的享受早餐,一边看着报纸。

    如果不识字又想要知道报纸内容,手头又不宽裕的,那也没有关系,可以去茶楼,茶楼里面有专门的读报人。

    负责给你读报,并且讲解报纸上面的内容,为此也是逐渐的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读报先生。

    这读报先生自然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够当的,也不是仅仅认识字,会读就可以做得好的,想要当好这个读报先生,这识文断字那是最基本的要求。

    更多的则是要求能够对报纸上面的时事说出个子丑寅卯,甚至于还能够点评一二,如此才能够算是一个合格的读报先生。

    至于说要成为一个真正完,这才喝口茶,缓缓的继续说道:“安南一词来自唐朝时期的安南都护府,安南从秦朝时期就已经归属我华夏神州管辖,但是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吴权割据安南脱离南汉,此后安南长期作为我中土王朝的藩属国存在。”

    “至我大明开国,永乐年间,安南屡屡犯我大明边境,安南国王又夜郎自大,肆意妄为,竟一意称孤道寡。”

    “我大明忍无可忍,这才派兵出征安南,从永乐四年至永乐七年,经大小战役几十次,最终大获全胜,消灭篡位的安南胡氏政权,得十五府,四十一州,二百八县,遂设立交趾布政使司。”

    周知时讲的是关于安南的历史,这让在场的众人纷纷点头,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安南和大明的历史渊源。

    “至宣宗时期,这安南距离我中土实在是太远了,我大明遂撤兵北返,撤销交趾布政使司,至此,安南又不属于我大明之管辖。”

    “然,这安南实为大明交趾,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神州的一部分。”

    讲完了安南的历史,周知时也是给出了一个评论。

    那就是这安南其实啊,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之地,我大明曾经就在这里设置了交趾布政使司,后来是因为我们觉得太远了所以才放弃了。

    “原来如此,这安南就是交趾啊,自古以来都是我大明的国土啊~”

    “那现在安南又为何犯我大明边境呢?”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接着脑海中又冒出了疑问,为何这安南现在又要犯我大明?

    “打开地图~”

    周知时笑了笑吩咐道,很快茶楼里面的店小二就拿出了一张大明地图挂了起来。

    “大家请看安南的位置~”

    “它位于广西以南,东临东海,南与占城相接,西与南掌、盆蛮相接,北方则是与我大明的云南、广西相接,中间有十万大山相隔开。”

    周知时对着地图开始介绍安南的地理位置来。

    “安南的地理位置极其的重要,它地处中南半岛,与我大明有陆地相接,是我大明从陆地进入南洋地区的重要渠道。”

    “说到安南此次兵犯我广西龙州,其理由是因为我大明不接受其称臣纳贡。”

    “这就不得不提下去年我大明新出的大明藩属国条约,在以前,只要是向我大明称臣纳贡的,都可以从我大明这里获得数倍的回赠,所以我大明周边各国都纷纷来朝。”

    “这虽然是我大明泱泱大国之体现,但因为我大明每每都是数倍回之,也是让南洋诸国看到有利可图,年年朝贡,规模一次比一次大,也是对我大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以至于在宣宗时期不得不下令限制各国朝贡的次数和规模。”

    “南洋诸国朝贡我大明,名为朝贡,其实多为获利,前面的时候就朝贡的事情,我也专门的发表了这方面的愚见。”

    “陛下和朝堂滚滚诸公,正是因为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加之现在往返南洋的商船极多,为此也是专门制定了大明藩属国协议。”

    “从此以后,想要成为大明藩属国的,只有签署这份协议,并且严格执行协议书上面的条约才能够算是我大明藩属国,我大明才愿意接受其称臣纳贡。”

    “但是去年的时候,签署协议的只有朝鲜、倭国和吕宋,这有这三国愿意成为我大明的藩属国,安南并没有签署协议,所以就不算是我大明的藩属国。”

    “不是我大明藩属国,所以我大明就不接受其称臣纳贡,安南就无法从我大明这边获得丰厚的回赠,于是就怀恨在心,所以这才有了这一次的兵犯我广西龙州之事。”

    “说到底,这件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无非就是我大明不愿意在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损害我大明自身之国力。”

    “南洋诸国从此以后休想再通过朝贡来获利,然此政策触犯了这些南洋小国的利益,所以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