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知县伍贵的不会办事,被王硕喷了一鼻子灰。低着头的离开不敢有半句怨言。

    王硕看到赵榛回来后,发火的老脸扭出一丝微笑。“信王您来的正好,太上皇可有事找您哪。”

    有事?有什么事,赵榛不知道,点头后随着王硕进了的院子。

    让和福公主自己去玩,赵榛跟在王硕的身后。

    院子里已经比之前热闹了许多。

    陆寒办事办的很利索,很快便从县城的各处,“请”来了工匠,按照赵佶的设计要求,进行修缮改造。

    不时有着工匠从赵榛身边经过,小心翼翼的不敢出声。

    赵佶在内厅里居于首座,陆寒在一旁在和赵佶商议着什么。

    “臻儿,你来的正好。”赵佶见赵榛过来后,向赵榛示意坐在侧边的椅子上。

    “方才,我和陆寒也商议过了,觉得要不然就先在这里住下,然后着人去向四方求援勤王,以防金人。”

    求援?

    赵佶怕是还没醒哦。

    之前汴京被围,求援的书信不知道送去了几百道。

    但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帅,要么腿摔断了,要么家里的母猪要生产了,要么小老婆跟人跑了,真的假的暂且不知,但总归一句,老子不去。

    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觉得去汴京勤王有任何好处,金人那彪悍的战斗力不说了,打不打的赢也不说了。

    就算能救的来,也不会去救。

    在大宋啊,最没用的就是战功,再高的战功,比不过佳文一章,砍了再多的敌人,也比不过谗言一道。

    像那李纲,累死累活的在第一次汴京保卫战中把金人击退,宰相的位子还没坐热,就被丢去边区支教了。

    像那张觉从辽朝归宋后抵御金人,遭金人记恨,向宋玩张觉的人头,甭管立下多大功劳,都被拿去讨好金人。

    这么个玩法,谁还敢为大宋尽心尽力?

    谁也不想当出头鸟,被金人记住了名字的话,主和派一上台,铁定没好果子吃。

    “臻儿,你觉得如何?”但赵佶不会考虑那么多,还屁颠屁颠的以为他们赵家仍然受大家爱戴。

    表面还爱戴着是不假,但大家的心里可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求援虽可,但几日可至?”赵榛问道,就算是从最近的大名府过来,送信加来回,少说也有半个月。

    而兰封和汴京的这个距离,只要金人想,两三天整军就可以大军压境。

    单纯不能这么单纯,赵佶在国家大事上面几乎是完全没脑子的。

    在赵榛的提醒下,无论赵佶和陆寒都沉默的不知该说什么好。

    “现在最好就是快一些离开此地,免得金人察觉。”

    这不是赵榛第一次催促赵佶赶紧走,但赵佶如果能听进别人的劝说,就不是历史上的那只老咸鱼了。

    秉承着只要快乐就什么都无所谓的原则,赵佶虽然没有直接拒绝赵榛,却是一副疲惫感的样子。“此事就先议到这里吧。”

    “父皇。”

    “退下吧……”

    赵榛不喜欢赵佶,同样,赵佶也不怎么喜欢赵榛这个儿子,虽然说是赵榛出谋划策的把他从粪坑里捞了出来,但赵佶还是不喜欢赵榛。

    竟然干出茅坑捞人这么恶臭的事情出来,太恶心了。

    还是赵楷和赵构更符合他的心意,一个是文采斐然,让人无法不喜欢,一个是很懂他,把他哄的舒舒服服的。

    这赵榛硬邦邦的,嘶,疼。

    ……

    赵榛离开了,和赵佶不算太过于舒服的结束了谈话。

    赵榛想的是如果赵佶真的就像咸鱼一般赖着不走了,那么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更加充分的准备。

    ……

    时间一点点过去。

    金人仍然没有要来兰封的意思。

    倒不是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不想追到赵佶。

    实在是因为,在汴京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城中的赵家,因为之前的斩使事件,比正史更加提前的结束了在汴京的好日子。

    除了赵佶,赵榛和极少数的人外,所有的皇族子弟,全部被金人拿下。

    城内那些傻傻的伪装成金兵的亲从官,也没人可以逃过。

    此时得汴京城已经死透了,再不可能出现一点点反抗。

    所以完颜宗望和宗翰要做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留在汴京,趁着还热乎继续鞭尸,第二件事情是,扶植张邦昌做他们的傀儡皇帝。

    对于赵佶逃跑,在第一次追击失败后,就只能处于默许的状态。

    ……

    金人仍然留在汴京。

    赵佶仍然害怕旅途劳累,不想再行一步。

    但如果让金人得知了赵佶并没有走远,他们会不会派兵过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如果赵佶再不走的话,恐怕很快就要传到金人的耳朵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