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景谷隋军进退两难、黔驴技穷矣!

    在双方斥候不断的战斗的时候,唐军主力也不断沿着森林边缘疾速行军,官道是大片茂密的森林,在前方探路的斥候和哨骑,不时将沿途无事消息传回中军。

    到了太阳落山,夜幕笼罩大地的时候,队伍又走了十余里便进入丘陵起伏、山势连绵的平缓地带,这时刘弘基又得到前方“斥候”送来的情报,说是有五千隋军退出了景谷战斗,向木马山方向撤离。

    刘弘基大喜过望,以为隋军已经扛不住了,担心腹背受敌,所以准备撤军到木马山,然后凭地势与自己战斗,有此认识的刘弘基恨不得人人胁生双翼,飞到景谷城将这首鼠两端的隋军歼灭,当他听说前方是一片广袤的田野,更加放心的再次下令加快速度,似乎把正午就开始急行的事儿都忘记了,更没有看到他的士兵个个汗如雨下、气喘如牛。

    三万大军在茫茫无边的田野里疾速行军,远处偶然可以看见一座座低矮的山丘和一片片树林,如果又急行五里左右,很快就把一条小河抛到身后。

    刘弘基随即下令,全军就地休息。

    三万士兵纷纷坐在官道两边,喝水休息,顺便拿出干粮,把午饭、晚饭一并解决。

    危机通常会在毫无准备地时候降临,就在刘弘基大军东北方向三里之外,一支黑压压隋军骑兵已列队就绪了,牛进达和刘纲为首的四万骑兵为了等猎物上门,足足在这里等了近三个时辰。

    牛进达在宕昌击败卫孝节之军以后,便与王伏宝分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下了老将庞玉坐镇的武都长松县,使刘弘基战略纵深进一步缩小,给隋军包围在了“凹”字型底部,刘弘基见势不妙,立即做出了大转移的决定。由于尉迟恭、王伏宝、尧君素离刘弘基比较远,于是就把阻敌任务交给了离唐军最近的牛进达和刘纲。

    牛进达、刘纲稍作沟通,便由刘纲从平武开进义城,在唐军还没有进入平武之时,先去前方去断唐军前路,而牛进达则是迅速从武都长松移师平武,取唐军中部或是后部。经过这么交换,刘纲跑到了李玄道的前方,而牛进达又到了刘弘基之前。

    在正午时分,牛进达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刘纲为首的士兵在卯时已经击败了景谷城唐军,正往这边驰援,帮他彻底歼灭刘弘基,为了给刘纲争取行军、休息的时间,他接受了前方斥候的建议,让他们破坏桥梁、道路,暗杀查控的唐军斥候,最终达到延缓唐军速度、诱敌深入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迷惑刘弘基,使他把军队带进埋伏圈中。两人又令两千隋军押解唐军俘虏前去木马山,做出紧急撤离、紧急构建工事之状。

    牛进达、刘纲的四万骑兵一分为二,各自藏在官道南北的广袤树林背后,使刘弘基没有发现他们的存在。

    牛进达率领的第九军三万名将士是此战的主力,而刘纲的一万将士的主要任务是设防抓人,以免刘弘基、于志宁、苏世长等李世民嫡系文武逃离。

    杨侗给他们的任务是必须弄死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在晋阳起兵之前就已经为李唐谋反事业效力了。

    他们不死,谁死?

    眼见唐军吃得差不多了,许多人更是东倒西歪的躺在地上休息,牛进达知道处于放松之状的唐军,战斗力已经降到了最低水平;长途行军的疲劳到了最为严重的地步,一些人体质差的人,这时候甚至爬都爬不起来了。

    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牛进达嘴角露出一丝残酷的笑意,陌刀划出一道弧线,直指前方,大声说道:“吹号,杀敌。”

    “呜呜呜呜……”号角声骤然响起,雄浑高亢的号角声响彻原野。

    三万名第九军骑兵顿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将蓄积已久的勇气尽情的宣泄了出来,以雁形阵如海啸掀起巨浪一般杀向呈现出长蛇阵的唐军,轰隆隆马蹄声俨如平地上打响了闷雷,使大地都为之颤抖起来,铺天盖地的向刘弘基的军队席卷而去。

    刘弘基的军队在号角响起时便已经发现了伏兵,吃完饭而东倒西歪的队伍一阵大乱,他们现在是行军队伍,足足拉长四五里,几乎不可能在骑兵到来之前组成作战阵型,况且隋军从侧面席卷而来,唐军队伍在第一时间内几乎都要遭到攻击,这时候越整只会越乱。

    惊得冷汗直冒刘弘基忽然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巴掌,他忽然想起自己遗忘了的一个情报:牛进达在武都长松县击败庞玉,才使自己被迫撤退,当自己撤离之后,离自己最近的牛进达其实已经没有作战任务了。

    刘弘基十分痛恨自己忽略了这个致命情报,但是再悔恨也来不及了,他必须在隋军骑兵到来之前组织一个庞大而稳固的阵型,充当骑兵洪流中的中流砥柱,吸引散兵前来汇合,否则的话,自己的军队逃不了被隋军分割蚕食的命运。

    对骑兵大将张宝相大喊道:“张将军,你率领五千骑兵拖住敌军,为我争取时间!”

    唐朝没有自己的马源,战马都是从吐蕃、吐谷浑购买,而北部唐军又有同昌郡若尔盖大草原养马,李世民倒是在吐蕃和吐谷浑败亡之前凑到了一万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