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西偎武当,东临汉水,南北二河夹县城东流汇入汉水,汉水上游的阴城、均阳唐军皆由下游襄阳城补给,只要谷城不失守,上游唐军得不到任何补给,不用多久便会因为断粮而人心惶惶。”

    “那将军的意思是……”

    “遣使入南阳,向大隋右仆射表示称臣,请他派遣隋军和我们前后夹攻窦琮,并全面接管谷城。”说到这里,独孤彦云冷冷一笑:“李渊所谓的汉水防线根本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这也是我们这支‘叛军’占领谷城,李渊没有足够重视,要是换成隋军,襄阳早就乱成一团了。”

    不得不说,独孤澄这个独孤派领袖当得不称职,但他看重的独孤彦云确实是一个目光深远的人物,将李唐王朝外强中干的本质看得一清二楚。

    “何人可以为使?”于钦明问道。

    独孤彦云想了一想,有些为难的说道:“我和四哥有隋朝的爵位,任何一人都是最佳人选,可大战在即,我们二人都走不开。我想让司马去一趟,如何?”

    “我倒是无妨,但我没什么分量,恐怕杨善会不会信我,要是贻误战机,我军就糟糕了。”于钦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还是那我去吧。”独孤卿云起身道。

    独孤彦云犹豫了一会儿,点头道:“也罢!”

    “启禀将军。”这时,一名传令兵匆匆忙忙的奔来,气息不定的行礼道:“有支隋军精骑自汉水东岸乘船而来,为首大将自称是隋朝左领军大将军、申国公苏定方,请将军一叙。”

    “啊?”

    厅中,正为联系隋军、取信杨善会头疼的大小将领闻言,又惊又喜的站了起来。

    “人呢?”独孤彦云急问。

    传令兵忙道:“他们在东城门外,没有将令,巡逻士兵不敢擅自开门。”

    “快请……不,我们一起前去迎接。”独孤彦云话音未落,便一马当先的走了出去,众人纷纷跟随。

    “这……”空荡荡的官衙内,传令兵一脸茫然。

    当独孤彦云等人到了东城头,只见城外滚滚烟尘渐渐散去,一支人数两千左右精骑在城外集结,冷森森兵戈汇聚成一片金戈森林,骁果军特有的铠甲在阳光闪闪发光,冰冷的气味漫过虚空,在城关上空无尽地弥漫开来。

    他们人数虽少,但都带着一股浓郁的杀伐之气,气势如虹。

    在那两千余名骑兵的最前面,两员大将一字排开,他们腰杆依然笔挺,气势锐利不凡,如两柄出鞘的利刃一般,直插云霄。

    独孤彦云感叹道:“真不愧是百战之兵啊。”

    北镇军虽也不错,但和眼前这群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士兵就差得太远,光是这股子气势就远远不如。

    江风烈烈,阳光似血,一骑如飞,奔至城下,大声道:“大隋左领军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请河西郡公独孤彦云将军一叙。”

    城上众将闻言,莫不倒吸了一口寒气,他们想不到除了苏定方,罗士信竟然也来了。相对比较没有名气的苏定方,取得一系列辉煌战绩的罗士信无疑更令人震撼。

    “我就是独孤彦云。”独孤彦云深吸一口气,宏声道:“事关北镇军三万将士安危,请贵军出示让我等信服的凭证。”

    “凭证在此。”城下隋军士兵摘下弓箭,抽出一支箭矢,张弓搭箭,城头士兵纷纷用盾护卫住独孤彦云,那名士兵弓箭向上一抬,箭矢脱弦而出,到了城头上空,轻飘飘的落到了地上。

    “将军,有封信。”一名士兵拾起地上竹箭,取下书信,呈递给了独孤彦云。

    独孤彦云打开一看,不由一怔,这竟是独孤澄写给他的信件,让他带领北镇军降隋,遵从隋军将领命令,不仅有暗号,还有于筠等多位家主的签名。

    “如何?”独孤卿云上前问道。

    “信是家主书的,笔迹、纸张和暗号都对得上,这没错,但我不太敢相信。”

    “你是担心书信落到唐军之手,并以此来诈城?”

    “不错。”

    “信假得了,但人假不了。”独孤卿云说道:“你忘了吗?我们当年去邺城神武宫接受圣武帝册封的时候,罗士信就在一旁。”

    独孤彦云恍然,苏定方他确实不认识,可罗士信确实认识,由于对方名扬天下,他还多看了几眼,连忙大声道:“请罗将军上前一叙。”

    罗士信催马上前,抬头道:“我是罗士信,独孤将军有何话说?”

    独孤彦云仔细一看,发现对方确实是罗士信,又见兄长也向自己点头,便说道:“末将怀疑书信来历,担心你们是唐军所扮……”

    罗士信眉头一皱:“要怎样,你才相信?”

    “末将认识大将军,这就足够了。”独孤彦云回头喝道:“打开城门。”

    罗士信不复多言,退到苏定方身边。

    不一会儿,高悬的吊桥缓缓放下,前后不过半盏茶功夫,城门打开,吊桥也降到底下,北镇军一干将领鱼贯出城。

    走在前方的独孤彦云神色恭敬的抱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