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一日,北地的雁门,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这个年代,御寒的衣物还是很奢侈的东西,因为棉花并没有出现,贵族都是依靠皮毛衣物御寒,寻常百姓在这等时节,只能躲在家中,尽量少出门。

    而刘赫也远远没有财大气粗到可以让士兵们都能够穿上貂皮狐裘的程度,所以除了发生特殊情况以外,其他日常操练都已经大大降低了强度,只是每日做了一些简单的操练和跑步,之后便回城避寒。

    鲜卑、匈奴等游牧民族,缺乏织布技术,在这方面比起汉民而言更加艰苦,因此这等天气下是绝对不可能出动大军前来进攻的,因此刘赫等人重新把百姓们从雁门关南部回迁到城中,只不过都集中在了阴馆城和马邑城中。

    这些时日,陆续从各地投奔而来的百姓总数已有近四万之多,其中约两万四五千人都是身体健全的青壮年,那些老弱病残就算逃得出鲜卑的看守,也不可能在这种时节里一路跑到雁门来了。

    这些人外加本地的百姓,个个踊跃报名想要加入这雁门的边军之中,不过在经过严格的筛选之后,最后只挑选了一万三千人左右加入。

    而从狼调县、盂县、汾阳县、阳曲县和虑虒县招募的兵马,也纷纷调派了过来,也有约一万五千人。

    如此一来,刘赫掌控的大军,便发展到了足足九万五千人之多,这把众人都激动坏了。

    为了方便军械的供应,刘赫专门将三位铁匠师傅,以及他们那个多达两千多人的铸造队伍,都调到了虑虒县之中,并且又安放了足足三座金属矿在这县城之外的群山之中。

    虑虒县四周都是山脉,本就有诸多矿产,再加上这三座金属矿的供应,足以支撑安民军一段时间的军械消耗。

    张妤也带着刘正,还有关羽和程良的夫人,专门从狼调县来到阴馆城中,与刘赫等人相聚,准备和他们一起过个年。

    而众人原本以为刺史府会来公函要求他们派兵去西河郡协助抵御匈奴的,这公函却也迟迟不见,这让久经战阵疲惫不堪的刘赫等人,终于得以好好放松了一阵。

    刘赫正与众人聚在一起,一边烤火,一边商议着之后一段时间的军务。

    “主公,如今之前所说的各个不同的部队,士兵、军械,俱以准备妥当,只待开春以后加紧训练了。只是为了加以区分,还请主公给这些部队起个名字才好。”

    崔钧这建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如今关羽、程良、张勇、朱烨、叶祥、高顺,都分别有自己单独统领的一支部队,不过只有程良的神虎骑,朱烨的金锤骑有了名字,其他人的部队,大家平日只能以“某某将军统领的部队”来称呼,着实有些不便。

    刘赫一直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如今崔钧这么一提,他倒是也忽然意识到了。

    “嗯……军师所言有理。容我想想……”

    刘赫托着下巴,苦思冥想了许久。

    “嗯,有了!高将军的这五千步卒,分别是两千五百重盾兵,配合两千五百长矛兵,在这组合之下,若是训练得当,虽是步卒,却好比一堵带尖刺的铁墙一般,往前推进过去,不但可以阻敌,也可以杀敌,可谓我大汉军步卒中之利器,便称之为‘汉武卒’吧。”

    众人不断念叨着“汉武卒”这个名字,纷纷面露喜色,尤其是高顺,这家伙难得脸上有表情,此时也难免有些欣喜。

    “好名字!多谢刘将军信任!”

    “汉武卒”这个名字,并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好听的称呼,其中还包含了许多内容。

    刘赫希望这支部队真正成为整个大汉步兵的精锐,同时更能够肩负恢复武帝时期对外战争无上荣耀的重任,高顺也正是想通了这一点,才会如此激动,毕竟这份重担,可不是谁都能担负得起的,这需要刘赫对他何等的信任。

    刘赫转头看向了关羽:“经过缴获的鲜卑战马,以及不久前刚刚找两位叔父采购加上他们赠送的一批战马,云长麾下除了三万步卒以外,骑兵也发展到了五千人,我曾与云长商议过,给这批骑兵装备上马铠,士兵也换成重型铠甲,武装成为具装重骑,如此以静制动,提高杀伤力和防护力,用来防备鲜卑的进攻。”

    关羽点了点头:“大哥高瞻远瞩,若能如此,这五千骑兵在城下一立,与鲜卑骑兵相对冲击,纵然他有五万人,我等也全然不惧。”

    具装重骑的冲击力,比起普通轻骑兵而言,自然要强上许多倍,杀伤力也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刘赫的一时异想天开,如果自己能够组建一支两三万人的具装重骑部队,简直可以说除了川蜀和长江之外,天下再也没有自己不可去之地了。

    刘赫叹了口气:“只可惜如今我军财力有限,供养这九万五千大军,已然开始有一些捉襟见肘了,若非前不久家父与道准、清元等人又有所研究,使得田地产量再有提升,只怕到了明年我军吃饭都要成问题了,所以具装重骑如此耗费钱财之事,一直无法实现。”

    这时一个女子的声音响起:“夫君不必忧虑。这雁门郡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