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叔,虽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可你这捕头得来不易,放弃了岂不可惜?”

    李逵一通分析,让捕头李清恨不得用手中的铁尺将县衙的大门给砸了。太毁人了,他竟然因为这个卑贱的营生,差点耽误了自己儿子的吏员之路。

    如今的李清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不干了。

    这时李逵却假仁假义的劝李清,捕头这个身份来之不易,轻易辞去,是否可惜了一点?

    你丫要是真为李清好,早干什么去了?

    再说了,你这么胡说八道……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但你问过被逼着要读书的李云心里这么想吗?

    他的梦想是捕快,不是读书。

    你丫坏了一个少年的梦想,良心过得去吗?

    老族长和七叔李洪傻傻不知所以的看着李逵,他们原以为自己的这个祖孙、祖侄,性格暴躁了一点,为人莽撞了一些。虽说几个月前大病一场,性格有所改变,尤其是前几日在村口大槐树下的一通豪言壮语,确实把全村老少爷们给惊住了。

    但当时也就是一笑而过的闹剧,听着觉得有趣而已。

    可是不曾想,李逵进了趟城,对着捕头李清说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对方竟然要撂挑子不干捕头了。捕头对平头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不可高攀的存在啊!说不干就不干了,以后再后悔可就没这等好事了。

    老族长忍不住劝道:“贤侄,稍安勿躁,捕头可是你一家的生计,真要是没了这营生,云哥儿读书的钱从哪儿来?”

    七叔李洪也在边上搭腔道:“是啊,族兄三思而后行啊!”

    “你们谁也不要劝我,我已经打定主意,说什么也不干了。做捕头,三代蒙羞,此营生不要也罢。我李清也是一堂堂七尺大汉,难道没有了捕头的营生,就活不下去了?家里有田产,农闲的时候去出死力气,也能让一家老小生活无忧。”和自己家族能成为官吏门庭相比,啥事不能舍去?一个区区的捕头而已:“兄弟,老叔,你们说什么也不要劝我,我李清也是中了。在沂水县中秀才,中举,就是这么容易。

    尤其可气的是,仅一盏茶的功夫,他手下捕头,被李逵这小子蛊祸之后,竟然打定主意撂挑子不干了!

    气地火冒三丈的周元准备让李逵这小子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

    周元走上前扒开了正在酝酿怒气的李云,后者再次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无穷的打击。他难道就没有一点尊严?

    是个人都不把他当个人物看!

    说什么也忍不了。

    “呜,那大叔,你为何推我?”

    李云毕竟年纪不大,面对大人涨气势的话在嘴边,一开口却还是没敢在父亲面前嚣张,只是不咸不淡的表示抗议。

    李清回头刚想要训斥儿子几句,却发现是大老爷。膝盖没来由的一酸,差点给跪了,但是他挺住了!想到之前的话,他觉得自己也该学着硬气起来。

    他已经不是那个在衙门里逢人点头,处处小心的捕头了,他要请辞,说什么也不干了。从今天起,他就是清白人,是个真真正正的良家子。

    他不能给自己的儿子上进拖后腿。

    不过面对官员,他有着天生的被压制属性,嘴角颤栗的开口道:“那个逵娃子……”

    “李捕头,不介绍一下这位口若悬河的小兄弟?”周元对李捕头仿佛下属一样的口吻,说话根本就不带看人一眼的蛮横,顿时让李逵警觉起来了。

    但是……

    他能奈我何?

    李逵觉得对方最多也就是个押司什么的书办,在衙门里有点面子。要不然也不能穿着一身麻布,打着绑腿,从乡下赶来。

    说实在的,李清真想告诉李逵,这位可是你科考之路上的第一道槛,是县令老爷。可是周元明显已经警告他了,不要将周元的身份说出来。李清虽说不准备干捕快了,但对于大老爷还是不敢造次。

    “逵娃子,李逵。百丈村人,算是……算是卑职的族侄。”李清介绍道。

    反倒是准备介绍周元的时候,李清为难了,他不知道该给周元安排个什么身份。但是周元却先开口了:“周元,一小吏也!”

    “看着不像啊!这位大叔一脸正气,显然是进过学的读书人,胸中沟壑,眉清目朗,看着就不俗。”李逵心头有点没底,李清的反应让他警觉了,此人身份不低。他如今的身份要是敢得罪县衙里的书办,指不定会倒霉成什么样。于是画风一转,奉承上了。

    他还是觉得自己不善于奉承,话说的比较生硬,但只要对方不对他产生敌意,也算是达到了目的。

    周元心头冷笑,你小子将我朝抡才大典说成了买卖,今日本官要是不治你,妄为守土之臣。呵呵笑道:“李逵,你该知道举子身份易得,但是县士身份却难。获得参加举贡解试的身份更难。就按照你说的,县中有五百人有志于学业。但是你别忘记了,县学之中有四五十人可是前辈,你不仅要在五百人中出彩,还要比大多数县学学子优异才有机会获得举贡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