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南京在唐宋以前就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到明朝为止,大小就是十个朝代在此建都,加上后来的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那就更多了,两个手加起来都数不过来,因而也有“十朝都会”的称号。

    在明朝!南京还只是陪都,但其繁华程度却胜过京城北京,城里商铺林立,车水马龙,游人如织,那十里秦淮河更加是游船如麻,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这一日的南京,一如以往,烈日当空,虽处于江南,但“火炉”的美名也不是盖的,南京街坊们都躲在树荫里喝茶聊天避暑,讨论南京的趣事与秦淮河的艳闻,日子也是过得悠闲自在。

    一处临街的巷口,一位白衣小厮正与身边老汉同样躲在阴影闲聊避暑。

    白衣小厮想着这几天南京传言,羡慕的说道:“三叔!听说了没,那南下祭陵的驸马爷,来到咱秦淮河也成了花花公子,估计早将北京城那娇媚的公主给忘了一干二净。”

    胆小怕事的三叔听到如此言论,忙看看左右,小声劝道:“啥?不要乱说话!皇家的事可不要瞎掺和!”

    皇帝老儿都躲在北京的深宫里玩女人,还管得了南京的事!

    白衣小厮不以为常的道:“有啥事!那驸马他也是个男人,到烟花巷柳之地把握不住,犯了一个男人该犯的错!这也正常,北方女子哪有南方女子娇柔可爱!”

    看自己的规劝没有半点效果,这小子更加口无遮挡。

    三叔无奈的叹口气,没好气说道:“有啥事说吧,不要绕圈子!”

    你个糟老头子,咱还不知道你是什么样,一说女人你就来劲!

    白衣小厮将头凑近,小声说道:“咱听说那驸马在烟花之地玩久了,竟也玩出了新花样,还大赚了笔钱;他娘的!没想到他来一趟江南,竟然是白嫖!”

    这娃不知天高地厚的,咱三叔年纪大了,不和他一样。

    老汉装作没听清楚,大声问道:“啥?”

    装!白衣小厮将头凑近他耳朵,大声说道:“咱打听到,秦淮河的俏姐儿流行只穿几片布,就是那驸马爷的功劳!”

    这事整个南京城都知道啊!用得着大声嚷嚷么!三叔没聋。

    老汉怎么能不知道,只装傻道:“你说的是,是这几天,那门口排长队的成衣铺?”

    叔侄俩正热火朝天的闲聊着,巷口传来一阵喧闹,有人在参差不齐的叫喊着:赶走奸商!还南京清白!接着一大群人涌过巷口。

    年老成精的三叔知道这是出事了,南京会乱上一阵子。

    忙一拉白衣小厮的手,紧张的说道:“二娃,关门!”

    白衣小厮正是追求新鲜、刺激的年纪,追求随心所欲、自由自在,那哪肯!

    没人喊他,他挣脱三叔的束缚,跑进了游行的人群,激动看着周围同样激动万分的年轻人;学着别人的样子举着拳头,兴奋得高叫着口号,跟着人流往那伤风败俗的成衣铺去了。

    三叔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巷子口漫过的人流,一跺脚回到家里,将门关上;其它胆小怕事的街坊同样急忙跑到巷口,拉回了再张望的小孩,匆忙跑回家,关好门窗不再出来。

    转眼整条巷子就空无一人,只剩下没收的座椅板凳胡乱的摊了一地。

    要出事了!躲在家里的街坊不约而同的想着同一件事。

    是的!要出事了!

    这就是明朝奇怪的地方,奇怪么?真的很奇怪!

    离巷口不远,主街的一个街角处有间商铺,是前几日南京的“明星店”——专卖内衣的成衣铺,现在大门紧闭,里面空无一人。

    游行的人群将门口围得水泄不通,有在南京的童生、贡生,有社会闲杂人员,俗语青皮、无赖,也有些彪悍的汉子在四周维持着秩序。

    周边的几家胆小的商户怕殃及池鱼,赔笑着将店内的顾客请出,慌忙的将自家的铺面也关了,在门缝里偷偷往外看着;胆大的连自己的商铺门也不关,挤进站在边上幸灾乐祸的看热闹的人群,不时也喊上几句,谁叫他家的生意让人眼红呢。

    那些游行的人表情各异的高呼着口号,只是针对成衣铺,要躲在里面的人出来;对周边的商铺倒也是不犯秋毫,很有风度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偶有青皮想挑事,也会被边上的壮汉给拎着耳朵拖走,拉到隔壁的巷子里一顿暴揍。

    情况似乎还在控制,这是个和平的集会。

    不管外面的人群怎么喊叫,成衣铺还是它一贯的表现,高冷!几面门板冷冷的看着情绪激昂的人群,如同斯巴达八百勇士面对强敌,纹丝不动。

    游行的人群面对如此无赖,烈日当空下,早喊得口干舌燥的,失去了抗争的耐心,真在这些人准备打退堂鼓时。

    人堆里冒出一个声音:“冲进去!砸了这个烂店。”

    此乃神音,唤醒了沉睡的公主;干柴遇到烈火,一发不可收拾。

    心中不满、情绪激动的人群立马炸了窝,蜂拥往店铺冲了过去,那速度连短跑名将都甘拜下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