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崇祯一年七月二日南京龙江关码头

    朝廷新贵驸马齐赞元奉旨南下告祭孝陵今日抵到南京,仪凤门外龙江关码头(清下关码头,今中山码头)人山人海,南京的勋贵和官员们早早来到码头,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失了礼仪被弹劾。

    码头上泾渭分明,魏忠贤、徐文辅带着内宫的人和南京勋贵们在一起聊着天,南京六部的和南直隶的人忧心重重的站在一边交头接耳的。

    “来了!来了!”一阵声响传来,远远的天边出现了一只船队,为首的赫然就是一个月前趁着黑夜离开南京龙江船厂两膄中的一膄么;现在取名为“伏波号”,这名字不错!啊!船上的火炮也装上了不少!

    象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魏忠贤满含热泪、激动万分的看到这膄飞驶过来的战船,明显感觉到操控它的人技术都熟练了不少,不像刚下水那会有点生涩;他南下的任务之一就是在龙江造船厂督造新战船、培养熟练的匠户。

    看到这些,他想起了半年前的事来。

    天启七年十月,到南京半个月的魏忠贤凭借自己的能力已站稳了脚跟,他想起了自己的任务,便和徐文辅带着几个人乔装打扮直奔仪凤门外的龙江造船厂。

    龙江造船厂坐落在南京西北仪凤门龙江关(今南京市鼓楼区三汊河)附近,占地面积达五十万平方米,分前、后两厂;当年明城祖朱棣时期郑和下西洋坐的宝船就是在后厂的建造的,因为这个缘故,船厂在后世中国的历史地位崇高,号称是中世纪世界最大的皇家造船厂。

    郑和下西洋后,专造宝船的后厂被废弃,前厂负责制造内河漕运船及近海战船被一直保留下来;明嘉靖期,驻厂的工部主事李昭祥写了本《龙江船厂志》详细介绍了龙江造船厂历史及分工,这本书成为后世中国研究龙江船厂的重要依据。

    魏忠贤和徐文辅带着人已到了龙江造船厂的后厂,也叫宝船厂,到明末已经被彻底废弃;这里现在已看不出当初热火朝天建造场景,完全是一副江南水乡的样子,“作塘”(干船坞)已变成了大水塘,塘边的堤坝上种着桑树,堤坝外的空地变成了农田,零星的散落着几户人家。

    现在已是寒冬,萧瑟的冬天加上如此破败的场景,让人不自觉的心酸。

    魏忠贤道:“魏公,不知今日到来是否要开始建造大海船,卑职这已准备就绪了。”

    魏忠贤看着这个年轻的太监,心里羡慕他和陛下亲近的关系,但性子还急了点,需要继续磨练,便笑道:“不急,先说说这里情况吧!陛下的意思是这件事不能大张起鼓,不能耽误现在的已开工船的工期,还有就是这船还只是个大概,需要有经验的老工匠们将它细化。”

    张提举原本以为权倾一时的魏厂公是个白脸阴险的老太监,没想到像个邻家老头和善可亲,心里也没那么紧张;现在朝廷下来的造船单根本养不活这个船厂,都是些内河漕运小船,至于近海战船都转到登州的北清河船厂了,如果眼前的这个单再跑掉,明年船厂很多人就要讨饭了。

    听到魏忠贤如此说,他忙起身说道:“回魏公公,咱龙江船厂可是大明首屈一指的船厂,当年三宝公出海的大船都是在这里造的;在座的那几位老工匠祖上可都造过那大宝船,现在都是咱们厂的宝贝,绝对没问题。”

    旁边的马提举也忙起身说道:“魏公公,王镇守一来,给咱们船厂解决不少困难,现在咱们全厂就卯足了劲等着这事啊!”

    看到那几个老工匠也要起身,魏忠贤现在可不敢怠慢,自己以后的富贵还靠他们,忙站起来压着手说道:“各位,各位!别急,本公只是想了解下情况,如陛下问起也好禀报;都坐下慢慢说,有什么困难一并说了。”

    徐文辅也起身劝道:“是啊!咱家和魏公看到现在船厂经营艰难,你们有什么困难都提出来,大家在一起想想办法,免得后面误了陛下的事。”

    厅内的人听后相互看了眼,都将信将疑的坐下。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