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自洪武大帝朱元章驱除鞑虏、鼎定中原,建立明朝(公元1368年)已逾二百五十八年。

    明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建立内阁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明朝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明朝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第三产业空前发达。

    明朝统治着庞大的人口数目(虽几经战乱,到天启年间依然有九百八十万户,五千一百五十六余万人)。

    但自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公元1449年)后,帝国政治平衡被打破,渐入下坡;帝国政治开启争斗模式,皇帝与文官、文官与文官、文官与太监彼此争斗不已;虽经“隆庆新政”及“万历中兴”短暂中兴,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已陷入困境。

    在政治上:由于与文官争斗多年而感到厌倦的两位皇帝“嘉靖”及“万历”的消极怠政,文官集团彻底做大;政府官员腐化严重、派系林立、相互攻伐,明廷陷入空转。

    在经济上:万历时期的连年战争(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明缅战争及萨尔浒之战)耗尽了帝国财政资源,国家财政仅靠农民的农税支撑,以无力维持日渐增大的军费开支。

    军事上:帝国内部矛盾激化,土司叛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外部边境敌人虎视眈眈,蒙古骚扰、满清寇边、西夷蚕食。

    特别是万历晚期到天启初期,党争愈发激烈,竟然在最讲究礼仪与秩序的明朝宫廷发生了匪夷所思的“晚明三大疑案件”。

    由此东林、阉党、边患、民变、兵变、抗租、自然灾害等频繁出现大众面前。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那么十八年后(公元1644年),明朝将在农民起义、满清寇边、自然灾害(小冰河期)等“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徐徐落幕。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不知道是不是全球小冰河期的影响,欧洲各国此时正经受后大航海时代的“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并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攻击不同阵营国家的殖民地。

    同样的时期,同样的天灾,差不多的地域,差不多的政治争斗得出确是不同的结果。

    原因是在于战后不同的发展方向造就了不同的地球两端不同的历史结果。

    地球东边:满清入关后,先击败明末各路农民起义军,击败南明政权,平定西南,接着平定吴三桂及葛尔丹叛乱,最后与俄国就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控制版图空前广大,国力也自渐强大,但随后清廷确盲目自尊,固步自封,实行愚民的闭关锁国政策。

    地球西边:欧洲各国战后确逐渐摆脱了宗教固板的束缚,经过资本主义“启蒙运动”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彻底爆发,从此欧洲各国走上了文明发展的快车道。自此东方的中华文明被西方的欧洲文明彻底抛在身后,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后才缓慢苏醒,继而愤步直追,一直到21世纪的中国,还未摆脱自卑、媚外的民族特性,此时距大明天启六年已近四百年。

    大明天启六年(西历公元1626年)

    这一年葡萄牙在澳门呆了已七十六年。

    这一年荷兰占领台湾已两年。

    这一年我大清的前生后金已建国十年。

    这一年明朝取得对后金战争的第一次胜利,史称“宁远大捷”。

    天启六年一月奴酋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征明,连下明朝弃守的锦州、松山、大小凌河、杏山、连山和塔山等七城,围攻袁崇焕镇守的宁远,久攻不下后,后金骑兵从二十多里的冰面“驰突冲杀”突入觉华岛,攻下明朝在关外的后勤基地,岛上军民约三万余人被杀虐一空,焚毁粮料八万余石及两千余艘船后,从容退去。

    此役后,袁崇焕上疏斩首二百六十九名,毙敌伤敌以数千请功,并第一次向后金修书求和,奴酋努尔哈赤号称被袁督师用红夷大炮击中并负重伤。

    这一年以“七大恨”为由起兵反叛的满清奴酋努尔哈赤在带病辗转征战八个月后终于挂掉,庙号“太祖”,奴酋死后,袁崇焕第二次修书求和。

    这一年奴酋第八子皇太极继位,迅速整合内部各派力量,重用汉将,加强集权。确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

    在第二年假应袁崇焕求和后兵伐朝鲜成功后再次攻明,史称“宁锦大捷”。

    捷报:打死奴贼数千,中伤数千,败回贼营,大放悲声。

    这一年荷兰用总价二十四美金的物品从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手里买下面积达八百三十平方公里的纽约曼哈顿岛,定名为“新阿姆斯特丹”,这就是后世美国经济中心“纽约”。

    这一年在欧洲的“三十年战争”中,被尊称为“北方雄狮”“古斯塔夫大帝”“现代战争之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取得了自己生平第一次大规模会战“布莱登菲尔德会战”胜利。

    这一战确定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