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群中有人回道:“远近达道过逍遥。”

    武敬腾点了点头,问:“还有没有?”

    人群中又有人回道:“梧桐朽枕枉相棲。”

    武敬腾道:“不错,这两条下联对得都非常工整,而且意境也表达的很好。我再出一上联:孙行者过太行山肩挑行李。”

    人群中有人回道:“祖冲之验圆周率手握算筹。”

    武敬腾道:“‘孙行者过太行山肩挑行李’这条上联难就难在,行者、行李两个词中,一个词指人,一个词指物。而且发音都是二声,也就是所谓的阳平。而太行山的‘行’是多音字,不念xing,而念hang。明白不,哪位嘉宾再来试试?”

    人群中有人回道:“空和尚跪保和殿身披和服。”

    武敬腾问:“空和尚是谁?”

    那人回道:“空海和尚。”

    武敬腾笑道:“算你诡辩过关。不过和尚、和服以及保和殿三个词中的‘和’都念he,明显和上联不对仗。还有没有?”

    人群中有人回道:“唐长老归长安城身穿长袍。”

    武敬腾闻言点了点头,首肯道:“这一条下联对得还算工整,但有一小小瑕疵。”

    有人问:“武老,瑕疵在何处?”

    武敬腾解释道:“长老、长袍两个词中,‘长’的发音应该一样才对,可长老的‘长’念zhang,长袍的‘长’念chang,明显不过关。还有没有?”

    人群中有人答道:“唐长老困天长观思念长徒。”

    武敬腾道:“这一条下联对得也算工整,但也是有一小小瑕疵。我知道,长徒一词是大徒弟的缩写,可《汉文字典》中没有长徒这一词汇。不能算完美。还有没有?”

    仅此一条上联,与会嘉宾就说出了四种答案,竟没有一种答案能够让武敬腾满意,可见武敬腾这国学大师称谓并非浪得虚名。于是,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不都不敢再强行出头,生怕又被武敬腾驳个体无完肤。

    此时的大厅里,寂静的即便是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响声。

    为了打破这种尴尬气氛,周会长一摆手:“拿上来。”

    不多时,两位侍者抬着一张方桌来到周会长面前。

    周会长从桌面上拿起一个锦盒,一边打开,一边说道:“各位父老、嘉宾,这个锦盒里有一对,出产于缅甸的老坑玻璃种祖母绿翡翠手镯,是来自紫禁城里的物件。

    “在手镯不太显眼的部位刻着四个小字,前三个字是他他拉,第四个字是珍珠的珍。

    “据说,这对翡翠手镯是光绪皇帝的爱妃,珍妃身前最喜欢的一对手镯。我在这里宣布,今晚无论是哪一位嘉宾,对上了‘孙行者过太行山肩挑行李’这条下联,这对翡翠手镯就送给他以作答谢。”

    腾城是国内最大的翡翠集散地,与会嘉宾均知道周会长手里的老坑玻璃种祖母绿翡翠手镯价值不菲。

    为了能够赢得翡翠手镯,众嘉宾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自己心中认为正确的答案。

    只可惜,没有一个答案能够令武敬腾满意。

    见到这一幕,刘翰英悄悄抻了抻李子丞的衣袖,提醒道:“小哥,该你闪亮登场了。”

    李子丞点了点头,大喊一声:“周会长,我来,我来会会武老。”

    分开人群,李子丞快步来到大厅中央,把双手统在袖筒里,佝偻着背,两眼望着地板,小声道:“老爷子,我对的下联是:姚长老莅天长县拜谒长亲。”

    武敬腾听后心里一跳,急忙开口问:“敢问小哥,姚长老是何许人?”

    李子丞继续低着头回道:“回老爷子的话。姚长老俗名叫姚广孝,法名道衍,靖难之役的大功臣,出身于吴兴姚氏,苏州人。

    “天长县位于扬州的西南面,距离苏州大约三百里地。我猜测,姚广孝既然出生于吴兴望族,那么在天长县极有可能住着他的长辈亲戚。因此,我才出此下联:姚长老莅天长县拜谒长亲。”

    回答完毕,李子丞暗自嘀咕:武校董,武拿督,赶紧挑毛病啊。

    等了大约一两分钟,武敬腾嘿嘿一笑,缓缓摇了摇头,笑道:“实在抱歉,尽管小哥此联对得很巧妙,但依旧不完美,有瑕疵。”

    李子丞等的就是这句话,急忙问:“老爷子,瑕疵何在?”

    武敬腾道:“方才我已经说过了,行李一词指的是物,可小哥对的下联中,长亲一词指的是人。请问小哥,这算不算瑕疵?”

    李子丞反问道:“敢问老爷子,拜谒一词做何解?”

    武敬腾道:“拜谒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拜访、谒见。二是参拜、瞻仰。”

    “照啊。”

    李子丞嬉笑道:“武老,我对的下联中,长亲指的是物不是人。”

    武敬腾闻言一激灵,反问道:“小哥的意思莫非是说,你下联中的长亲一词指的是长亲牌位?”

    “对喽。”

    李子丞点了点头:“老爷子果真学识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