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给太监们奉上厚礼,然后拉着他们聊了许多。

    这些太监对这位在诸州节度使中号称陛下第一心腹的慕容大人本就恭敬有加,如今又见其如此平易近人,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草原的冬天,夜晚来得很快。

    命人将这些太监安顿好,又吩咐了一些军务后,慕容承一个人默默站在书房中。

    听那些太监们说,最近的朝堂依旧还是皇后主事,陛下甚至移驾去了神册剑炉。

    “牝鸡司晨,非是吉兆啊!”

    靖安侯慕容承长长一叹。

    ---------------------------

    天京城中依旧人行如织,战乱数百年也不曾侵扰过这座雄城。

    坐北朝南的皇极殿中,一番关于楚国叛乱的争吵刚刚平息,大小官员鱼贯而出,三三两两朝宫外走去,留下大殿中的帝位和一片空旷的殿堂,相对无言。

    出去的官员们,口中大多都在谈论着一个名字,沈兴国。

    这位沈兴国大人曾经的官职不算很高,只是个五品的右佥都御史。

    为什么说是曾经呢,因为就在刚才,这位沈大人被陛下褫夺了一切官职,贬为庶人,永不录用。

    若非念在一个不杀言官的规矩,看陛下方才那火气,沈兴国多半得身首异处了。

    不过,这也怨不得陛下生气,那沈大人提的是什么议嘛。

    居然公开奏请陛下诏吴、越、燕、赵、胶东五国世子入京为质,以免局势更加严峻。

    这个时候说这种话,就不怕一下子惹毛了五国藩王,一气之下干脆投了那杨洵又当如何?

    所以说啊,这沈兴国真是蠢,愚蠢之极!

    官员们或忧虑、或无所谓、或幸灾乐祸地出了宫城。

    皇极殿的议事大多是走走过场,真正军国大事的结论往往还是在陛下的御书房中做出。

    当然,那处偏殿就另当别论了。

    御书房中,熏香袅袅,香暖宜人。

    杨灏居中而坐,两侧群臣都赐有座位。

    国师荀忧和丞相卢庸分居两侧之首,其余人等还有兵部尚书马绥、户部尚书潘采、工部尚书宋应,以及部分军中将领。

    韩飞龙倒是不在此间。

    今日要议定的事项,却跟韩飞龙有莫大关系。

    那便是

    领兵平叛之事。

    朝廷对楚王叛乱,晋、蜀两地接连跟随之事从未掉以轻心,相反极其重视。

    可先前被寄予厚望的骠骑将军陈奉天和车骑将军张邯都损兵折将、大败而归,朝野便是上下齐震。

    将如今路都已经走不动的胡律光排除在外,如今军方二号和三号巨头都已经折戟,所有的目光便都聚焦在了刚刚赢下国战的大将军韩飞龙身上。

    一时间,颇有些“飞龙不出,奈天下苍生何”的味道。

    今日议事便是由兵部尚书马绥提请尽快安排韩飞龙领兵出征引起。

    杨灏细细询问了兵部的作战计划、户部的钱粮调度等,直到午后方才正式议定由韩飞龙领剩余征北军主力,另调两万驻扎在京畿大营的拱圣军一起,出兵平叛。

    攻伐的对象,却是舍近求远,以楚王杨洵的领地为主。

    众臣皆口诵陛下圣明。

    日头西斜,銮驾亦朝偏殿移去。

    依旧空旷的大殿中,不设帷幔、不加装饰,就像此刻君臣之心一般坦荡。

    杨灏也不再高坐上首,而是在荀忧对面的椅子上坐下,长长地伸了个懒腰,这些日子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他也耗费心力颇多。

    好在他亦是深藏不露的高阶修行者,应付得过来。

    他只一瞬间的慵懒之后,便立刻坐直了身体,恢复了帝王威仪,“云梦宗那边有什么新情况?”

    杨灏口中的云梦宗,正是当日雾隐大会之后,由符临、雁惊寒等人扶持成立的云梦大泽野修宗门,首任宗主蒋苍,乃是一个问天境的修行者。

    当日云梦宗初创,声名不显,却摆出了一长串的供奉名单。

    首席供奉四象山雕龙符临、次席供奉北渊将军府大总管雁惊寒、北渊八骏之山子谢崇。

    记名供奉,道教紫霄宫掌教李稚川、儒教教主庄晋莒、佛教大悲寺住持苦莲、横断刀庄庄主邢昭远、西岭剑宗长老霍北真。

    一时间,修行界震动。

    而前些日子,云梦宗又有一件大事,再度震惊天下。

    云梦宗宗主蒋苍宣告,大端皇帝杨灏残暴无德,指使军士无辜屠戮云梦大泽野修,云梦宗为报大仇,且感念楚王恩德,愿起全宗之力襄助楚王。

    并且,很快就派出了一支由三百名修行者组成的队伍,进入楚军之中,听候楚王调令。

    楚军士气由是大振。

    荀忧揉着眉心,当初雾隐谷之事,虽然功亏一篑,君臣二人都并未想到还留下了此等惊人祸患。

    这些日子他亦是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