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出了衙门,长长的甬道上空无一人。    日光从上照下,两侧墙壁都落不下多少阴影,朱钰只能走在日头底下。    又晒又刺目,前一刻周身还是牢中的阴冷气息,这一刻又被曝晒,着实让他不舒服。    朱钰往前走了一段,绕到千步廊,一时之间,竟是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去户部衙门看文书?    他看不进去。    去中宫再寻母后商量?    母后翻来覆去的那些话,还能再商量出什么来……    朱钰抬起眼皮,眯着眼看向前头几个衙门,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并排而立。    他不想去都察院,与大理寺的官员也没有那么熟悉,要么就去刑部,问问柳仁沣的案子要办多久?    此时此刻,柳仁沣已经成为了他的心腹大患。    必须要死得干干净净,朱钰才能吃一顿舒心饭、睡一个安心觉。    朱钰抬起脚,大步往刑部走。    刑部之中,忙碌不已。    几个书房里,各个官员都在低头整理文书,偶尔抬头,也是和边上的人商量几句,又埋头下去。    亦有几个小吏在长廊下穿梭,身前捧着厚厚的资料,小跑前行,能不撞着人就不错了,根本无法分心再去观察其他。    朱钰迈进来这么一会儿,愣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他。    如此忙碌景象,让朱钰惊讶不已。    这太不寻常了。    倒不是说刑部本该清闲,而是,这里一旦忙碌了,就意味着三司都不得空,各个忙得脚不沾地。    能让三司这么忙的,总不至于就只有柳仁沣那案子吧?    不久之前,朱钰还在刑部观政,当时正好处置沈家,刑部与其他几个衙门配合,亦是十分辛苦,却也没有这么忙……    朱钰皱着眉头往刑部尚书的书房去。    尚书大人不在,只两位侍郎在商量事情。    金晋延先看到了朱钰,忙拱手唤了声“四殿下”。    朱钰挤出笑容,道:“我刚去看了柳大人爷孙,我与柳宗全一道长大,看他如此,实在很难过。”    金晋延道:“柳大人违了律法,又牵扯大案,柳公子受家中牵连,亦是难免。”    “这案子还要办多久?”朱钰试探着问,“大牢那地方,柳宗全这么个公子,怕是吃不消长住……”    “案子要审明白了才能定下,尤其是,这不刚牵出了铁器下落嘛……”金晋延正说着,外头,大理寺和都察院有人过来,他只好与朱钰告罪,先做政务。    朱钰退开了几步。    都察院来人道:“依着先前的安排,蜀地收网,想来这几日就有结果了……”    金晋延咳嗽了一声。    那人一愣,转眼看到一边站着的朱钰,他老脸一红,赶紧道:“给四殿下请安。”    怪他,忙晕乎了,竟然没有发现边上还杵着一尊大佛。    朱钰的脸却是一白。    蜀地收网?    三司还在蜀地布局了?    江绪那枚钉子,不止钉了柳仁沣,还在蜀地上下戳戳戳?    他迟迟没有收到蜀地的回复,是因为那儿已经在三司控制之下,他们回不了?    刑部如此忙碌,其实是还在办蜀地的案子?    越想越是心惊,朱钰顾不上与这些人再做寒暄,从书房里走了出来。    都察院那官员看着朱钰走了,小声问道:“我说漏了嘴,不妨事吧?”    三司、尤其是都察院,对蜀地的这一番动作,几乎都是在水面之下的,除了他们几个经手关卡上的人,京里都不知道。    “不妨事,”金晋延道,“蜀地既已收网,倒不怕传开,既如此,干脆今儿就布置下去,各方都做准备吧。”    其实,刑部忙碌的缘由,朱钰对了一半,也错了一半。    大部分官员都在忙柳家案子。    柳仁沣为官多年,大小事儿都不少,先前理出来了一些,却还有许多没有整理清楚。    尤其是霍以骁知会霍怀定的那部分,全是温宴借着前世经历得来的,她知罪行,但证据需要三司补足。    刑部之中,只有一小部分官员,私下得了上头指示,这两天在整理蜀地事宜。    忙是真的忙,却不是朱钰想的那样。    朱钰嘀咕着蜀地,心里越发不安起来。    前有柳仁沣这只恶虎,不知何时就要把他供出来;后又有蜀地那群饿狼,被逼到绝路,兴许就要扑上来吃肉。    蜀地那里,朱钰虽不知他们做了多少腌臜事情,但几十年了,想来也不会少。    那些固然与他朱钰没有丝毫关系,可架不住狼群饥饿时发疯,谁知道乱咬会咬到什么。    朱钰先失沈家,再断柳家这条臂膀,蜀地三司又不能为他所用,一时之间,真成了孤立无援之人。    饶是母后让他蛰伏退让,朱钰此刻也不能不心慌失措。    与三司衙门同一侧的,还有太常寺。    方启川从太常寺出来,脑袋一转,刚好看到了朱钰。    他眼睛一亮。    巧啊!    既然这么巧了,就不要浪费机会。    方启川上前,恭恭敬敬与朱钰行礼。    朱钰看到方启川,忽然就踏实了这么一下。    眼前这个方大人,还是听话的。    朱钰示意方启川走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叹了一声:“柳家之事,无力回天,我又失了一助力,往后能信任的,只有方大人了。”    “自当为殿下竭尽全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