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韩云谦下狱已然半月,刘家人四处活动打听,只想通了关节见上一面,无奈此事虽然押后,但钦定为吏部监察院督办重案,连探监都不被允许。韩云谦身陷囹圄,不知死活,刘老太君心急火燎,但在宝生面前不肯表露半分,更严厉叮嘱家人仆妇嘴上严实。宝生询问数次,见大家提及此事便缄默不语,也知道事情蹊跷,便不再当面质问,只是一个人更加默然,有时候抱着手臂,呆呆的望着檐下的燕子便过了大半日。刘老太君见此,更是忧心,只能暗中让宝蝉陪着说说话。

    另外,自从宝生伤了之后,一直都在院中独自饮食,刘老夫人命厨房另开小灶,每餐做好送去宝华斋的厢房。厨房的管事见是老夫人的意思,自然恭恭敬敬,不敢半句多嘴,每日巴结心思的做好伙食送去。但越是这样,宝生越是不安,所以伤势稍微好些,便提出到厅内与大家一起用膳。刘老夫人自然不允,但无奈宝生执意如此,便命宝生每日用膳时候与自己坐于一处。

    这日傍晚,刘老太君和着刘大人甄氏等人刚从西郊的护国寺回来,远远就看见挂着一对白色大灯笼的府前,停着一辆简陋两辕马车,一粗布青年壮汉牵着马缰立在门口向府内探望,又似乎犹豫不前。刘大人连日操劳,见竟然有人在门前放肆,更是阴了脸,但碍于非常时期,不想招摇,只是狠狠使了眼色给管家。

    接风的管家刚跨了门槛,就见主子回府,而有人挡住了宅院出入,一时吓得不轻,赶紧带了几名小厮上前呼喝赶走。此人见有老爷模样的人大模大样过来,正欲行礼唱诺,却被几名护院小厮一把推开。小厮正欲赶到一边喝骂,不料此人也被激怒,反手抓起冲在最前面小厮的手腕,直拉到自己眼底。该小厮被人拿捏在手里,只觉对方一双虎目炯炯有神,口中呼出热气直扑颜面。

    护院小厮们平日吆三喝五惯了,只见惯别人避闪的,那里见得这种气势,垂下肩膀连挣扎都没了力气。管家在旁边气的跺脚,又怕主子瞅见责怪自己,一时无法可施。

    刘老太君在轿上瞥见此人衣衫褴褛,脚上打着草鞋,裤角处还沾着点点泥星,神态焦灼疲惫,似乎赶了很久的路,但身材魁梧有力,目光坚定,不似泼皮无赖之人。便唤过管家过来。管家贴着轿帘听着,见刘老太君没有责怪,连连点头,大摇大摆领命过去,咳嗽了一声,狠狠问道:“你是什么东西,胆敢在一等侯魏国公府前逗留。”

    那人听了此言,又瞅了一旁的轿子仆役,方有些拘谨,一松手放了手上的小厮,退了几步,倒有些诺诺。管家见对方气势下去,不由得冷哼了一声,道:“此地岂是你撒野的地方。现在正是国殇之时,见你是个乡下不懂事的,不要惹些事端,赶快的滚到一边去。”说着摆摆手,示意小厮上前把他拖到一边。小厮见识过这人的身手,不敢贸然上前,却听得那人急急道:“小的是从郊外孟城驿站赶来的,有些东西要交予前驿丞韩大人的家人!”

    此言掷地有声,唬的管家愣了半响,转向这边主子。刘老太君在轿内也是听得心中一跳,猛然挑了车帘,仔细将那人上下打量一番。管家醒悟过来,戳戳那大汉,示意他上前问话。那大汉瞅见轿上有位白发老夫人冷冷看过自己,又见管家对她态度敬畏至极,马上明白这位老妇人定是位说的话的人物。于是大方上前道:“小的是郊外孟城驿站当值的驿卒,粗名贾六,只因,只因前驿丞韩大人对小的有些恩惠,知道韩大人出了些事情,所以捡了些物事想交予韩大人的家人。”

    刘老太君心中又是一跳,知道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使了个眼色给管家,管家会意,上前附上耳朵悄悄对贾六道:“这位壮士,外面人多口杂,我们老太君请你借一步说话。”贾六见这些老爷模样的人客气起来,知道自己找对了人,便点点头,跟着轿子后面进了刘府。

    刘老太君颤颤巍巍下了轿,克制着心中的疑惑,扶着大丫头双喜的手,进了刘家的前厅半闲堂,刘大人甄氏也随着进去。待坐定,管家方领着贾六进来上前,介绍道:“壮士,这位是魏国公府诰封一等伯爵夫人刘老太君,这位是魏国公府刘大人。”介绍完毕便退到一边垂手伺立。

    贾六是普通农户出身,为数不多几次来金陵城也多是交接公文,这辈子从未踏足进入王公贵族之家。此时被管家领着一路从大前门跨过大门,仪门,穿过暖阁,一路上只见屋舍俨然,廊檐精致,心中感慨万千,又懊恼刚才行事莽撞。直到放到了最前面的内厅,阶上阶下布着两丹墀,上悬一块匾,写着“半闲堂”,管家推开黑油大门,贾六低头跨了进去,抬头见刚才的白发老夫人正威严坐于上首,慌慌忙忙行了个礼。

    刘老太君和蔼问到:“这位壮士刚才提到孟城驿站,不知怎么一回事情。”贾六定了定神,答道:“之前吏部来了几个官爷,将韩驿丞的文具公物都扣押收捡了,内院的一些东西也抄捡了。只是韩小姐屋子的东西没有动的。”这些刘府都已知道,也派了小厮事后去清点了些宝生的衣物用品回来。刘老太君疑心贾六是要唬人骗钱,于是沉下脸说:“不知还有什么事情,如果只是此事,那壮士可白跑一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