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静芳年最新章节!

    过了清明没多久,魏国公主选驸马的事情就传遍了京城,朝中有些身份地位的臣子、宗室们都不约而同地保持了缄默。

    田太后看上的人一个都没有跳出来,她只好私下交代自己器重的参知政事石颁来办这件事情。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石颁一口答应了下来。

    田太后知道赵珠年纪已经大了,如果对驸马条件限制太多,势必难以选到合适的,便嘱咐他:“可选勋戚之后,香之家,岁差十载左右亦可,惟有福者尚之。”

    一下子把驸马的年龄放宽到十五到三十五岁。

    石颁详细问过了魏国公主的喜好,回去开始命人暗暗选拔。

    事情很快传到的赵珠耳中。

    元宵夜之后,田太后便不再召她前去协助处理公文,也不再让她接触官员奏章,只叫她一心一意地调理身子待嫁。

    赵珠原本打算这些时日设计一番,让田太后明白自己的重要性,先将自己的婚事缓一缓再另图打算,或是托道、或是托教,总归能把亲事拖上几年。至于之后的事情,再想办法解决。

    谁知遇上元宵被劫,打乱了她的所有计划,不仅要取的东西没有取回来,还着了别人的道。

    赵珠如今一恨自己在禁卫当中无人,二恨当时没有在皇城司当中安排进人手,三恨自己被田储拿住了把柄,四恨自己这么多年,只顾着在田太后面前表现,却忘了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势力。

    最可恨的是,如今事情过去了这么久,她依旧不晓得贼子是谁。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她便不会为之束手束脚。她知晓田太后吃软不吃硬,便换了身布衣,半夜前去垂拱殿求见。

    田太后在偏殿宣见了她。

    只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意思就令赵珠心跳得快了半拍。

    她进了殿,跪在田太后膝旁,先是默默试泪,继而低声抽泣。

    田太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抚着她的头,默不作声。

    赵珠仰起脸,双目红肿,面上脂粉不施,看起来十分忧郁。她闭了眼睛,将头搭在田太后膝上,呜咽道:“母后,安宁陪着您不好吗?”

    田太后上一次见到女儿流泪,还是在十多年前先皇及一众皇室子弟的葬礼上。她心一酸,忍不住想起了自己早死的儿子。

    母女俩怅然地扶抱良久。

    然而田太后还是没有开口。

    赵珠终于明白了此路不通,她将眼泪拭去,抱着田太后的膝盖低声道:“求母后答应我一件事……”

    同一天,周秦怂恿了赵老夫人一同去延庆观看桃花。

    延庆观的掌教真人长春子正在外传道,留在观中的华阳子接待了她们。

    华阳子正与赵老夫人谈道,周秦避开仆妇们,带着海棠出了门。

    自从上次在马车中被周秦问了那句“你将来有什么打算”之后,海棠就开始暗暗留心起赵老夫人身边各人的作用来。

    她思量了许久,觉得自己既不擅长算术、也比不得孟嬷嬷能管着几百号人仍旧不乱,反而是对人际交往、人员背景这一块,与旁人相比起来能干几分。

    她便常常托人带了外头有名的点心、难买到的小食、得用的物事前去寻了赵老夫人身边的张嬷嬷,张壁家的来请教大小事情。

    很快,她就发现姑娘先是拿了家中交好的官员的事情来问,后来发展到交代她一些莫名的事情办。比如让她出去打听某某官员的太太是不是某地人,某某是不是某年中的举等等。

    她悄悄地都办妥了。

    周秦赏了她一支翠玉镯子。

    镯子的玉质极好,透过阳光一看,当中青幽幽的,便是寻常人都能瞧出来这东西价值不菲。海棠没有声张,将镯子压在箱子底下,更尽心尽力地服侍。

    出了偏殿,周秦走到角落里,给了海棠两块散碎银子,道:“你去寻了观中不打眼的小道童,问问这里有没有外地来的寄宿的客人。”

    她记得恍惚间听过有人说,沈浒在投靠魏国公主前曾在京城旅居过一两年,后来无意间搭上了田储,才得了公主府职位。

    她之前偶也有与沈浒打过交道,他确实曾经吐露自己家中贫寒,为了省钱在延庆观住过一段时间,与延庆观的长春子十分熟识。

    如今想来,他的话里面十句有八句都是假的。穷文富武,沈浒既能以武力得田储器重,拳脚上必有过人之处,若是家贫,又哪里来的钱去习武。那长春子以道法高深闻名,若只是一般的武生又如何能得他的赏识。

    假如按照海棠探来的消息,他是个举子,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海棠接了银子,寻思片刻,自出了角门,寻人问了观中厨房所在,往厨房径直去了。

    此时大下午的,早过了饭点,厨房里空荡荡,只有个小道童在刷碗盆。

    海棠敲了敲开着的门户,笑道:“童儿,借你个厨房与我烧姜水。”说着走过去递过了一小角银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