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刚开始还以为是幻觉,停下脚步之后,杨帆竖起耳朵认真的听了起来。显然,那两名“新住客”正在向旅店老板娘询问什么。

    没错。

    杨帆又再次听到其中一名“新住客”的口中提到了自己的名字,即使对方语速比较快,精通英语的杨帆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杨帆!”

    听到对方提到这个名字,原本已经对那三封信没有抱太大希望的杨帆一颗心瞬间就热切起来,心中燃起了巨大的希望。

    哪里还按捺得住,杨帆转身看了过去,旅店老板娘看到了杨帆,她面带微笑的招手,示意杨帆过去。

    于是,杨帆走了过去,一颗心不可抑制的砰砰直跳,这是重生以来第一次如此的不淡定,前面列席那些重要会议,面对一些大领导,甚至知道自己能出国考察,这些都没有让杨帆如此。

    见杨帆走了过来,旅店老板娘介绍道:“桑迪先生,这就是您要找的杨帆。”

    那位高个子白人主动的伸出了手,热情的道:“你好,我是通用汽车公司的高级经理桑迪·库塞克,你可以叫我桑迪。”

    杨帆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握住对方的手,自我介绍道:“桑迪你好,我是杨帆,你们可以叫我杨,是我给你们寄了那封信。”

    确认无误,桑迪·库塞克点了点头,然后为杨帆介绍道:“这是我们的工程师约翰·牛顿。”

    杨帆同约翰·牛顿握了手。

    三人寒暄客气了一下,桑迪·库塞克主动的道:“杨,也许我们应该好好的谈一谈。”

    “当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杨帆一口就高兴的答应,“你们稍微等我一下,我的那些技术资料放在房间之中,我现在就去将它们拿下来。”

    桑迪做出了“请便”的手势,示意杨帆上楼去将它们拿过来。

    杨帆高高兴兴的上楼,很快就将那些准备好的东西全部拿了下来,它们用一个文件袋装着,鼓鼓的一袋。

    桑迪·库塞克看到这些东西,满意的笑了笑,他心中想道,也许这次赶过来是值得的,希望对方能给我们惊喜。

    随着RB车大量进入美国市场,强烈的冲击着美国的汽车制造业,他们需要进行变通,或是推出新车型,或进行技术革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杨帆在信中所说的哪项冲压技术他们非常动心,如果没有夸大其词的话,那这项技术将很大程度的降低车体冲压成本,提高利润率。

    桑迪·库塞克邀请道:“在对面有一家咖啡馆,我们去那里一边喝咖啡一边谈一谈。”

    “没问题。”

    一口答应桑迪·库塞克之后,杨帆转头对马军道:“马工,我有一点私人方面的事情需要和这两位美国人谈一谈,你在旅馆里面稍微等等我,放心吧,不会用太长的时间。”

    马军看了看杨帆,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道:“那我在旅馆等你,快去快回。”

    他非常的吃惊,没有想到杨帆还有海外关系,在美国也有认识的人。

    海外关系,如果在十年运动期间,那可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可能会惹来很大的麻烦。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的重心渐渐的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拥有海外关系不但不再是麻烦事情,而且会另周边的人十分羡慕。

    其实马军有一点误会了,这可不是杨帆的海外关系,他和这两位美国人也是第一次见面。

    刚才马军有一点迟疑,没有马上答应杨帆,主要是心中还记着纪律。为了防止出国考察人员滞留在美国不回,纪律上不允许单独行动,如果外出的话至少也需要两个人一起。

    马军最后还是相信杨帆,想了想之后还是答应下来,同意在旅馆之中等着杨帆。

    桑迪·库塞克和杨帆并肩走在前面,约翰·牛顿跟在后面,三人在马军的目光之中出了旅馆大门,横穿街道,进了对面的那家咖啡馆。

    三人找了一处比较安静的位置坐了下来,要了三杯咖啡,开始交谈起来。聊了一会儿之后就进入了正题,桑迪·库塞克询问道:“杨,你在信中说得比较简单,能比较详细的介绍一下你手中的这项技术吗?”

    杨帆点一点头,马上正式的介绍起来,“这是一项汽车车体的冲压技术,它通用性强,冲压效率高,相比目前的车体冲压技术,可以说是一次冲压技术的伟大变革......”

    在历史上,直到九十年代才由某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研发出这项技术,并申请了专利。

    这项技术几乎颠覆了之前的冲压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冲压效率,很大程度降低了汽车的生产制造成本。

    杨帆比较全面的介绍这项技术,不管是桑迪·库塞克,还是约翰·牛顿都听得非常认真。

    介绍完这一项技术之后,杨帆又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图纸,对着这些图纸更加深入的介绍起来。

    至于泄密,那是不用担心,还没有哪一个天才一看这些图纸,一听介绍就能掌握这项技术。

    它必须要有杨帆提供的图纸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