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整个丹阳县城,热火朝天。

    七八万名铁匠和十余万矿工、民工,在马鞍山大挖铁矿,大炼钢铁,为新军打造各式各样的钢装备。

    带有密封钢板的车厢步战车、步兵钢铠甲、战马甲、刀枪、枪炮...。

    而丹阳郡内的其它一些县城,也组织大批的妇女们和失业流民,赶造三十万副马镫、高桥马鞍等等。

    楚天秀还新盖了一座大型的酿酒作坊,招募了上千人,紧急生产一大批高纯度的酒精。

    诸侯之乱造成动荡,带来了大量的失业流民和流寇。

    大规模征用劳力来干活,这既能恢复诸侯动乱之后被破坏生产,让他们有一口饭吃,极大的稳定经济,也迅速供应了大批的军需品。

    大楚皇朝强大的生产能力,绝非匈奴可以比得上的。就算给匈奴好几年时间,他们也未必来得及造出这么多军需品。

    ...

    在立秋之后不久。

    楚天秀以军武学院的一千名学员为核心,从大楚军队挑选精锐兵员,整编了一支五万人的新军。

    二万战车、二万火药枪骑兵、一万重骑兵。

    随后,他和李虞一起,率领这支新军队出发,动用大批的船只,渡过大江,前往二千里之外的北疆重镇——太原城。

    新军一路长途跋涉。

    此行,光是赶路就要一个半月之久。

    此时太尉李荣正在太原城,组织边疆大军的防守,除了朔方城被匈奴给占了之外,边疆并未出现大的溃败。

    新军随行的,更有许多才俊。

    今年的科举奇才桑弘阳,最善心算,也被楚天秀征召进来,担任新军主薄。负责新军的总后勤,以及一切相关帐薄清算。

    朱卖臣也带上,他对屯田颇有心得,楚天秀准备让他到西北屯田种粮食去。这样,当地的粮食满足供应,也不用大老远运送粮食。

    还有,达海和尚和他新招收的七十二名弟子僧人,也被招去随军。

    别的人倒也好说,都有用处。但是这群和尚啥事不干,整天阿弥陀佛,众将军们也不知带他们去干什么。

    连达赖和尚都是一肚子疑惑。

    他在金陵城待的好好的,传播佛教的大业这才刚刚有了一点起色,正准备盖一座寺庙,小昏侯为何招募他和众弟子入军中?!

    给阵亡的士卒念咒超度?

    大楚皇朝现在也不兴这一套,就算要念,也都是道士们干这些活。

    达海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楚天秀想干什么。

    可是,达海也不敢问,一副欲言又止之色。

    楚天秀骑在马上赶路,顺便也锻炼一下自己的骑术。

    他见达海不时的在自己旁边走来走去,手里禅杖叮叮当当作响,心事重重,看出了达海心中的疑惑。

    “达海,本侯带你们去西域,自然是有大用处。”

    “边疆之地,北戎、西狄、南蛮、东夷,民风彪悍,犹如丛林虎狼,缺文少字,野蛮不懂教化!正需要大慈大悲的佛教去感化他们!”

    “凡是我大楚军所征服之地,投降臣服之族,皆以佛教为国教。对其国民进行教化,弃刀兵,养性情!”

    “西北西域三十六国,东北鲜卑,西南蛮夷诸国,皆需如此。

    待本侯将其征服之后,每家每户,必须出至少一名男丁为僧人,享受尊崇的待遇,专门从事佛学。”

    “你不是培养了七十二个弟子嘛,好好培养,然后让他们一个个都去这些小国当国师!”

    “达海,你觉得本侯这个主意如何?”

    楚天秀笑道。

    达海愕然抬头,惊住了。

    国教?

    西域三十六国,甚至连鲜卑等等,周边所有蛮夷之地的国教?家家户户,皆出一人学佛法?!

    小昏侯这手笔太大了!

    大到,他不敢置信。

    “当~,当真?”

    达海完全惊懵了。

    他这辈子做梦也无非是在东土在一座寺庙,天竺佛学东传而已。等他的徒子徒孙们传播开来,被大楚百姓接受,估计最少要一二百年之后了。

    “本侯说话,有不当真的吗?

    不仅如此。

    大楚朝廷还会给你们颁布圣旨,亲自册封你们在西域各国的国师之位,授予世代承袭的封号,以确保世代传承和合法性。

    西域佛宗,他们都将会是你的徒子徒孙。当然,你要管束好自己的徒子徒孙。”

    楚天秀淡淡道。

    “真的?”

    达海闻言,激动的浑身颤抖。

    他从天竺而来,来到东土大楚传教。

    忙活了一二十年,也没什么成果。好不容易跟上小昏侯,这才在大楚招募到一批穷苦出生的弟子,跟着他学佛法。

    没想到,才跟着小昏侯一年,就如此飞黄腾达。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功业,短短数年,便能奏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