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路上杜若牵着苏小妹的手在人群后面小声聊天,两人都心甜意洽。

    前面苏轼苏辙和程之才等人果然开始吟诗作对,唱和起来,程家除程之才外几人虽然纨绔,但不必遮掩,作出的歪诗怪词也时常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倒没有人打搅杜若和苏小妹,杜若也乐的如此。

    “小妹也会吹笛子”

    杜若看了看苏小妹腰间的笛袋问,苏小妹嫣然一笑,拿出笛子道“当然是会的,这是中岩书院的王弗姐姐送我的,还新教了我一首曲子,待会吹给你听。”

    杜若莞尔一笑,点点头。

    王弗他当然知道,是苏哥哥发妻,是中岩书院山长的女儿,目前还没嫁给苏轼,但估计已经看上苏轼了,这不都开始讨好小姑子了。

    中岩书院是眉山官学,每年都会招生,院内俊秀学子何止千百,但山长居然偏偏就把女儿许给了苏轼这相当于后世高中生泡了校长女儿,校长还跟占了便宜一样。

    不愧是苏仙

    “杜大才子,我们诗词唱和的尽兴,你也来玩一玩”

    程家几人玩的有些腻了,终于注意到杜若,程家二郎走近杜若,目光有些玩味,程之才回头,对苏辙道“那我下面这首诗,就不用表弟你和了,让杜若试试。”

    苏轼苏辙点头,他们相信和诗对杜若无压力,这边杜若面上淡定,心中却万匹羊驼奔腾,和诗讲究步韵、依韵、从韵,对格律要求极高。

    表达内容也要一致。

    这些杜若都做不到,他就算用出原杜若记忆中所有知识,也作不出一首完整的诗来,更别提和诗了。

    但由不得他拒绝,程之才已经念出了自己的诗“落花任自逐西东,无欲拈来枫叶红。一别离人难寄字,从今窗下却听风。登高望断青山外,举酒聊倾夜色中。未解当时缘或劫,偏愁乱絮入帘笼。请杜兄和对。”

    杜若听后一阵头大,他倒是听一遍记住了,但却对不出来。

    众人都望着他,杜若几乎要被众人目光灼烧,他佯装思考,但握着苏小妹的手,却越来越紧,苏小妹感受到了他的窘迫。

    “这等粗浅的诗,还需我杜若哥哥亲自和”

    苏小妹站出来,对杜若扬了扬柳梢眉,杜若立刻如释重负,淡淡道“好久没做过这么粗浅的诗了,一时真想不出来,就请小妹替我随意对下吧。”

    说完,程之才脸色阴了下来,苏轼在一旁理解的笑了笑,他当是杜若钻研白话诗,疏于律诗。

    “好吧。”苏小妹勉强点点头,上前一步,对程之才道“表哥听好了,我的诗是

    无病呻吟赋渐微,匆匆生计误芳菲。寄身常念楼中燕,负手徘徊采石矶。

    尘织苍茫成野马,风吹慵色遍云衣。如今省记斜阳后,憔悴非关带瘦肥。”

    苏小妹对的这首诗不仅文采斐然,而且顺便嘲讽了程之才,引得苏轼苏辙一阵窃笑,苏八娘也无奈笑了笑,而程之才则生着闷气,却对不出和诗反驳。

    至于程家另外几人,一脸呆滞,他们压根没记住苏小妹的诗。

    这些年程家日渐隆盛,而苏家越来越落魄,尤其是苏洵上届参加科举又落地后,程家打心眼里觉得程夫人嫁给苏洵是委屈了,越发看不起苏家人。

    这些心思程家人在明面上自然不会直接表现出来,但嫁到程家的苏八娘却最能体会到,这几年她在程家缕遭婆婆白眼和冷嘲热讽,回娘家后不能和父亲说,更不能和姓程的母亲说,只能和苏小妹诉说,所以苏小妹对程家人都没什么好感。

    “好了好了,杜若大病初愈,我们就别难为他了。”

    苏轼摆摆手,也帮杜若解围,但程家二郎三郎等人已经回过味来,却不依不饶。

    “呵呵,作不出和诗就让女子代替,不知羞”

    “果然还是和以前一样啊,腹中没什么墨水。”

    “杜若,你就招了吧,那两首词是向何人买来的给我们引荐下嘛”

    他们各种嘲讽杜若,苏小妹气的小脸通红,杜若心虚,打算拉着苏小妹独自游玩,不跟他们玩了,太t讨厌,老揭劳资老底。

    程之才不屑看着杜若,没有制止弟弟们,苏辙挠挠头,他现在也有些怀疑杜若了。

    苏轼急忙转移话题,道“我前日偶得一首新体诗,精妙绝伦,背给大家听听如何”

    程家子弟对苏轼还是很尊重的,此刻不管杜若,都看向苏轼。

    “杜若哥哥,我们走吧。”

    苏小妹拉着杜若的手,要离开,杜若接到苏轼眼色,只好对苏小妹摇摇头“等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苏轼开始朗诵诗,起初众人只是疑惑,不解这是什么诗,但听到苏轼诵完后,个个目瞪口呆,回味无穷。

    “这新体诗字句好优美啊”

    连苏小妹都喃喃赞叹起来。

    “好诗虽无格律约束,但听一遍就能让人在字句中流连忘返,无法自拔真是妙妙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