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赵括也不需要赵王在位太久了。    回到宗庙之中,赵国新任大宗正,也是赵括的亲叔叔赵莫陪同着赵括一起交还了斧钺,祭祀了赵国的列祖列宗。    由于赵括本身的祖先就是出自赵襄子赵无恤,所以在场的许多赵国列祖列宗确实也是赵括的列祖列宗。    赵括想了想,对着赵莫说道:“叔叔啊,咱们原本是支系,但现在是主系了,这里面的有些牌位,就不再适合摆在这里被我们祭祀了。”    赵括的意思也很明显,有些人是我的祖宗,我祭祀一下也很正常,但有些人只不过属于是我的亲戚,我自己的祖宗牌位都没进来呢,凭什么祭祀这些家伙?    赵莫闻言顿时会意,开口说道:“君候放心吧,老夫这就安排下去,回去看一下咱们的族谱,把咱们的祖先灵位给安排进来,再把其他的一些灵位请出去。”    赵莫是赵括父亲赵奢同父异母的庶生弟弟,一直以来都是被赵括所照拂的,其实也没什么能力,但胜在绝对死心塌地的忠诚,放在宗正这个位置上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赵括微微一笑,道:“那就麻烦叔叔了。”    赵莫闻言顿时惶恐,道:“君候说笑了,能够为君候做一点事情那是老夫的荣幸。”    从赵莫的角度来说,这些年跟着赵括虽然也经历了不少惊心动魄的惊吓时刻,甚至赵莫好几次都被关入大牢之中,但由于赵括每次都能够成为赢家的缘故,赵莫的命运自然也都是一直柳暗花明。    如今眼看着赵括马上就要登临大位,赵莫自然更是死心塌地,唯命是从了。    赵括笑了笑,走出了宗庙之外。    在宗庙之外的众多赵国大臣,包括已经提前率领大军回返的李牧在内,看到赵括出来之后齐齐俯身,向赵括表示敬意。    赵括朝着一旁的宦者令微微点头,示意宦者令可以开始了。    宦者令也是不敢怠慢,立刻就拿出来一份早就已经拟定好的旨意。    “武信君赵括为国劳苦功高,此次更是击败楚国,为大赵开疆拓土,寡人的心中十分欣慰。    从今日起,将邺城、太原、大梁、临淄四座城池封给武信君作为封地,蚩尤军之规模可以扩建到十万人,武信君今后可剑履上殿,加权杖威仪,国事皆可一言而决!”    简单的说,就是将赵括的势力名正言顺的继续扩张了一下。    这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意义,但实则不然。    毕竟赵括现在虽然夺取了权力,但名义上还是在赵国原先的框架之中办事的,所以赵括现在也需要按照这个框架的规定来给自己授予更多的权力。    还是那句话,程序正义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赵括之外,其他的有功将士自然也是大加封赏,司马尚直接被封了一个上大夫,李斯也被封了下卿,包括李牧、许历、庞煖等所有人在内通通都有着封赏,其中又以财物封赏特别的丰厚。    毕竟赵括这一次可是直接搬空了整个寿春城,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大气粗,什么都不多,就是钱特别多!钱能买到一切吗?    当然不能。    但是,钱能够让所有人很容易的获得满足,这从如今在场所有大臣脸上的满足表情就能够看的出来。    别以为古代的大官就不需要钱了,这毕竟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流通商品时代,如果一个官员什么商品都需要靠权力来获得,那么这个官员就必然是一个极端腐败的官员,同僚和下属还有政敌们就会想办法从这一点入手去搞死他。    官位可是很紧缺的好不,你只要犯了错,多的是人想要把你搞进去,然后取而代之呢。    真正不需要钱的官员,基本上都是那种家族非常强大,家族产业众多,相当于是财阀级别的,这种人其实是非常少的。    大部分的官员,虽然和贫困绝对是扯不上关系,但也绝对没有到嫌钱太多的地步,甚至很多中下层官员因为要讲究排场的原因,日子比起普通老百姓也强不了多少。    赵括的这一波发钱出去,高层的官员贵族们可能仅仅是有点开心,但中下层的官员以及将士们那就真正是开心到极点了。    赵括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撒钱收买人心,而大家也都知道这一点,然后都欣然接受。    没办法,武信君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当天晚上,众人喜气洋洋,在王宫之中举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庆功宴。    既然很热闹,那么声势当然就很大,所以即便是在冷宫之中的赵王,也同样被这种热闹的阵势给惊动了。    赵王走出了宫殿。    虽然是被软禁,但是赵王仅仅是不能离开龙台宫殿内一定的范围,像附近的花园什么的随时想去都能去。    赵王注视着原处灯火通明的主殿,突然开口道:“他们在做什么?”    在赵王身边,有一名奉赵括之命监视赵王的武官,闻言道:“庆祝胜利。”    “胜利?”    赵王脸上的表情有点复杂。    武官道:“是的,武信君刚刚出征楚国归来,楚国割让了大片土地,所以在庆祝胜利。”    赵王的脸色又是一阵波动。    对于赵王来说,他当然是不希望赵括能够获得胜利的。    赵括的胜利,就意味着赵括对赵国的统治变得越发的稳固,只有赵括失败了,赵国内部对赵括的反对声音才会增加,才会有更多的站起来反对赵括。    只可惜,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