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位翁公客气了。”冯紫英淡淡地应了一句“这两年江南诸公来北地时间少了我从翰林院到永平府又从永平府到顺天府虽然这京师城中洞庭会馆、龙游会馆、徽州会馆这些江南会馆比比皆是但是却少有看到我们江南商人在京畿有所表现这颇让我感到诧异难道江南商人都去热衷海贸而忽略了我们大周内部的需求不成?”
    翁启明翁启阳心中都是微微一沉冯紫英虽然看似只是漫不经心的一句调侃话语但是未必不是代表朝中某些大佬们的观点。
    这个在京畿有所表现当然不是说江南商人们没有在京畿做生意或者生意不好而是指江南商人们没有在江南士绅与朝廷的龃龉中为朝廷发声没有在所谓江南民意中提出他们的不同看法和意见。
    很显然朝廷对此也是很不满意或许是借这位小冯修撰的嘴来敲打江南商人了?
    江南民意似乎和朝廷龃龉加深的迹象朝廷面临诸多困难所以专门开放海禁而且还把东番开发大权也授予了江南商贾在翁氏兄弟看来这其实是一种示好的迹象但江南士绅却因为朝廷财政困难有求于江南甚多尤其是在加征赋税上怨气极大所以一直显得有些咄咄逼人。
    比如在淮扬镇的组建上比如在要求加征赋税上的特殊减免上在秋闱春闱大比江南士子的名额上以及南京六部对于要求朝廷给予更大权限问题上都有更高的要求这却是朝廷难以接受的。
    正因为如此这一年多来朝廷和代表江南士绅的南京六部关系持续绷紧虽然后来朝廷也做了一些退让比如在南京六部主官人选上满足了江南士绅的一些要求但是仍然难以让江南士绅民意满意。
    夹在江南士绅和朝廷之间的江南商贾们就有些难熬了。
    对于像翁氏兄弟这样的豪商巨贾们来说他们其实并不愿意见到朝廷和江南这边关系太过糟糕他们这些商贾和那些以土地为根基的士绅还是有些区别的。
    虽然两者一直有模糊化或者说相互浸润的迹象但士绅们仍然是以不断扩张土地为根本通过佃租和对佃户雇农以及宗族控制再加上自身士绅身份来对地方官府施加影响力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有经营工商业但是却不是根本而是附带。
    而他们这些以工商实业为主的商贾则不同可以说纱厂、丝场、茶厂、陶瓷工坊、造船工坊、制药坊或者船队、货栈、商行就是他们耐以生存的根本无论是他们在北地的营生还是在边墙外或者南洋、日本朝鲜的生意都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官府来保护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是极不情愿作为江南作为他们的根本之地却与朝廷关系闹僵那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北地、湖广乃至海外的生意。
    那些以土地为根本的士绅可以不在意这一点但他们不行失去了北地和湖广市场失去了在海外诸如朝鲜、日本和南洋朝廷的庇护他们的根基就将崩溃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这也是翁氏兄弟为主的洞庭商人必须要来京师的主因。
    翁氏兄弟看得很清楚江南士绅鼓噪着要建淮扬镇其实也是意识到了没有军队的保护倭寇一两千人都能在江南肆无忌惮的登陆甚至长驱直入面对朝廷大军江南民意再高又能如何?
    但一支淮扬镇又能如何?难道还能抗拒朝廷还能划江而治?这是天大的笑话。
    南京六部那些代表江南士绅的官员们不也只能摇旗呐喊一阵真要让他们做什么实质性的举动只怕就要缩了。
    “大人言重了我们洞庭商会可是一直把北地视为我们的根本所在运河沿线尤其是山东和北直隶我们的商铺可是增加了许多而且永平府的铁料铁器和水泥现在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金陵、扬州、松江和宁波这也有我们一份功劳啊。”
    翁启阳看了一眼自己兄长赶紧接上话。
    “哦?”冯紫英看了一眼翁启阳他没想到王绍全和庄立民居然与这帮洞庭商人合作得如此紧密但他知道永平府的铁料铁器和水泥正在源源不断的从榆关装船南运。
    由于铁料铁器本身就是紧俏物资而且永平府的铁料铁器品质更高于其他地方所产价格上也没有比其他地方的铁料高出太多所以极受欢迎而水泥就更不用说了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便是北地本身也就需求极大。
    之所以暂时压制北地本身需求这也是冯紫英给他们的建议先要抢占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先把市场开拓出来再来说其他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由于水泥的巨大需求王绍全他们三月份便开始天津卫新建一家大型的水泥厂即可以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将水泥运往山东、南直的运河沿线同时又可以通过卫河东出从大沽出海南运江南。
    这个建议也是冯紫英提出来的天津地处京畿要隘又是运河和海运的枢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随着北直隶地区的钢铁、建材产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其重要性会日益彰显尽早打造天津已经刻不容缓作为顺天府丞天津卫虽然隶属于蓟镇管辖但是卫城处于顺天府和河间府的交汇处其一旦发展起来必将对京师带来莫大的好处。
    “翁公北地铁料铁器和水泥南运量很大?”
    “回禀大人不敢相瞒六月之前受制于永平府那边的产量和榆关港的吞吐能力南运铁料和水泥还有限但是从六月之后天津卫城这边的水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