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做过研究。
    江南士绅商贾表面上是截然对立的士绅以田土为根基以读书为风气以结交官府为体例对商贾更为轻视。
    而商人们则是营生为根基以资本为纽带更多的是通过官府中的特定人员和一些在江南中的豪门世家来作为奥援。
    但这只是大周建国初期的情形随着天平时代的过去元熙帝继位之后尤其是元熙二十年之后江南士绅和商贾的界限急速模糊。
    士绅参与经营营生特别是旁支庶出子弟更是大力从商而商贾购置土地子弟寄籍进入江南顶级书院如白马、崇文书院读书并屡屡在科考中取得好名次。
    这极大的混淆了两大群体的界限呈现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
    “哦没想到戴公公也对这等经世济民之道感兴趣。”冯紫英并没有拿捏什么“只是这特许权和银庄之事牵扯甚广其中涉及到诸多细节朝廷也有各种考量甚至还要根据具体不同地域、行业门类等等来做具体评判也要对想要参与此中者的资历、声誉、实力等等进行一个计议也非某一人或者某一部就能拍板断言所以很难一言蔽之啊所以下官想问一问公公究竟想要具体问什么做什么求什么?”
    戴姓内侍皱起了眉头。
    他知道这一位肯定不好打交道但是琢磨着再怎么也不过是十六岁的少年郎君自己挟势而来其背后再有人但是也不可能无视自己背后的人他也不相信对方会不知道仁寿宫代表着什么。
    但没想到这厮简直如同在宦海中打滚了数十年的老官油子这一套接一套的官场技术术语说出来既让不太了解内情的自己根本无法询问质疑其中的问题更不知道该如何来应对对方这种以攻代守的发问。
    具体问什么做什么求什么我特么怎么知道?
    戴姓内侍内心暗恨但是却也知道对方不是好拿捏的。
    人家问的这三个问题也没错啊这张嘴问题这么大怎么回答你?
    “呵呵修撰大人这可把咱家给考住了。”戴姓内侍坦然一笑“咱家都说了咱家就是来替人问的如何了解其中关节?不如修撰大人替我解说解说可行?”
    “当然可以从特许权来说那么就是朝廷准备将海贸事务对照原来沿海各地区的私下经营的贸易转化为公平贸易但是鉴于朝廷政策的转变可能带来沿海地区贸易的混乱为避免这种混乱那么自然就要根据地域比如南直、山东、辽东乃至两浙、闽地等等根据各地所产货物产量规模以及港口吞吐能力要因地制宜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自身从事这一行的经验、实力规模以及对外渠道等诸多要素结合在一起也包括其在当地的生意信誉由地方官府先行做一个基本预判然后再由……”
    “另外从事特许行业也需要细化分类着眼长远对朝廷有益的能够帮助朝廷开拓路线和渠道的甚至在情报收集上可以帮助行人司和兵部职方司提供支持的也有一些优惠支持……”
    还没等听到实质性的东西戴姓内侍就已经被忽悠晕乎了。
    这特么也太能说了但是的确人家说的好像也忒专业了而且头头是道自己仔细听了一听好像还真的是那么回事。
    这的确需要什么分类指导按需分配因地制宜灵活调整立足现实着眼长远……
    麻蛋这特么也太高大上了每一个词儿自己好像都能懂意思但是怎么混在这话里边自己就有些不太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了呢?
    戴姓内侍走的时候眼睛都有些迷蒙了嘴里念念有词儿大概是给他灌输太多内容深怕记不住出门的时候险些被门槛绊了个筋斗。
    目送戴姓内侍离开冯紫英这才从内心冷笑一声。
    这厮不知道是谁给支来的但给他的感觉应该不会是太上皇和太妃。
    如果太上皇和太妃想要介入根本无需找这样一个角色来和自己说话有太多路径可以递话。
    现在也还没人说敢无视太上皇和太妃便是皇帝都要点头。
    他也懒得多猜。
    无外乎就是与太上皇和太妃有着某些利益勾连的角色。
    可能是皇商也可能是海商或者是江南那些豪门巨贾总而言之和开海贸易有瓜葛的都有可能。
    他们让这个戴姓内侍出面无外乎就是觉得朝廷似乎要忽略他们的利益先前还打算死挺着观察形势但现在看来朝廷是真的打算绕开他们所以坐不住了。
    他懒得和这个被那些人推出来打听消息的家伙多说但也得要保持礼节上的尊重这等角色成事不行但坏事却有余没有必要交恶。
    所以这一通话带回去让他们明白想参与可以按照自己的规矩来明白就赶紧准备不明白就等着被淘汰不缺这些人。
    不过还是有一点让冯紫英有些警惕既然这帮人已经把关系支到了大明宫内侍身上那么难免不会再花些心思就要把关系用到太上皇和太妃身上来利益至上没有人能免俗有钱能使鬼推磨遑论人?
    而且这位太上皇在位的时候六下江南骄奢淫靡恐怕在江南也许了不少诺承下了许多人情这个时候难免就会有人要找上门去了。
    不过只要是按照定例律制来听招呼守规矩自己也不是不可以给他们这个机会。
    而且对于这等人更属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