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唐的利益。

    “我不是说要楚王殿下把这些钱财捐赠出来,这个风气也不能开,要不然以后大家谁愿意拼死拼活的去挣钱了我的意思是这么多的金银流入到了大唐之后,终归有一部分会到朝廷手中。不说其他的,单单市舶税就要占掉一成,朝廷只要直接把这笔钱财拿出来就足够赈灾了。

    再说了,我觉得朝廷现在已经任命楚王殿下负责蝗灾对应的所有事情,今年的蝗灾会不会那么严重还不好说呢。指不定等到我们去到长安城的时候,这场蝗灾已经被楚王殿下处理的差不多了呢。”

    王有才可不敢让席君买以为自己是一个吃里扒外,整天只想着大唐的利益,不考虑楚王府利益的人。

    那就麻烦了。

    家国天下,是这个年代所有人普遍都有的思想。

    这是什么意思呢

    家在前面,国在后面。

    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一直要打压世家大族的原因,因为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小家的利益,然后才会考虑大唐的利益。

    “希望如此吧,不过我们回来的时候,碰到过好几拨去天竺捕奴的船队,如果关中的蝗灾真的比较严重的话,其实倒也是一个鼓励关中百姓向辽东道、镇北道各地移民的好时机,还真是不见得就是坏事。”

    大唐如今的底蕴非常深厚,所以大家都不担心一场蝗灾就把国家搞垮了。

    哪像是贞观二年的时候,内忧外患的,蝗灾一来,李世民为了消除大家的恐惧心里,也为了表示自己与大家同在,强迫着自己对着百官和百姓的面前,一只一只的生吃蝗虫。

    “天竺被我们这么折腾了一顿,之前又被那个甘迪把糖霜产业给毁掉了,短时间内肯定会陷入到混乱之中,倒确实是一个向大唐输送劳动力的好地方。”

    王有才觉得自己这一趟出海,收获非常大。

    之前一些脑中的想法,得到实践或者亲眼见证之后,慢慢的清晰了起来。

    这一次回到长安城,他准备花费一些时间,好好的把这些东西写下来。

    “其实我觉得陛下和楚王殿下他们还是太仁慈了,我大唐兵锋天下无敌,所到之处,没有一合之敌。要是缺少奴仆,直接动手就是了。”

    席君买觉得能够用刀子解决的问题,没有必要用钱。

    这不是浪费钱嘛

    不过,王有才显然在这一点上面跟他有不同意见。

    就这样,两人一路谈论着,朝着渭水码头而去。

    ……

    大唐交易中心门口,邓峰握着今天最新初版的《大唐日报》,脸色有点难看。

    “郭兄,你说这《大唐日报》上面写的新闻,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雍州府下面各个县的蝗虫全部都消失了,这怎么可能嘛。”

    邓峰如今不仅把全部身家都压在了稻谷契约上面,还早大唐皇家钱庄加了杠杠。

    刚开始的时候,收益是十分喜人的。

    虽然这两天,涨幅似乎已经变得非常缓慢,甚至有了一点向下走的意思。

    这让邓峰立马着急了起来。

    他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先套现一部分契约,把利润给锁定下来。

    但是在不愿意降价的情况下,昨天她挂牌了一单卖单,结果一直没有成交。

    到了今天早上,看到《大唐日报》上面的新闻的时候,邓峰有点后悔自己昨天怎么没有降一点价格把手中的稻谷契约都给卖了。

    “邓兄,会发生蝗灾,根本原因就是干旱。但是今年的干旱,主要是发生在关中地区,其他地方影响不大;偏偏关中地区的干旱,在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的努力下,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再加上陛下安排楚王殿下负责蝗灾的一切应对,大家对楚王殿下都非常有信心,而楚王殿下的各个安排,也给了大家充分的信心。

    特别是把蝗虫变为美食,让各个酒肆都推出蝗虫宴,一下就解决了大家对蝗虫的恐惧心理。听说就连陛下和宫中的其他贵人,每天也都会吃蝗虫。再加上楚王府如今大力收购蝗虫,百姓们如今看到蝗虫的时候,眼中不再是恐慌,而是两眼发光,就跟看到一堆移动的开元通宝呢。

    这种情况下,关中的蝗灾得到缓解,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只不过这个速度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快一点而已。”

    郭阳无奈的叹了口气,不过还是好好的给邓峰分析了一下。

    他手中的稻谷契约已经几乎卖光了,只剩下一点点留在那里当个纪念。

    不过这几天,他手中的活不多,所以就一直都跟着邓峰过来看看契约交易铺子里面的场景。

    毕竟,以后他终归还是会继续购买一些其他契约的。

    这一次的稻谷契约价格走势变化,对他以后的投资,也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这哪里是快了一点点啊,很多人都只是刚刚听说关中发生了蝗灾,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应对,就听到了蝗灾结束的消息,给人感觉好像是之前的蝗灾压根就不存在一样。我觉得,可能最开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