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去听。

    此时此刻,李宽就想确认一下他们为何断定未来三个月都不会有大雨。

    “嗯,你们能够从生活中发现这么多的规律,说明你们是用了心思,非常认真的寻找气象变化的规律,假以时日,肯定能够形成一整套的气象判断依据,为我大唐的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

    不过,当务之急是我们要解决现在长安城面临的问题,今年过年至今几乎没有下过什么大雨,按照你们的说法,接下去的几个月还是没有雨,这个问题可就大了。我们想考虑怎么办。如果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能够在这个事情上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意义就非同寻常。”

    李宽觉得哪怕是自己现在不管这事,过个几天,指不定李世民或者房玄龄等人,还是会找到自己。

    与其这样,倒不如干脆自己主动参与。

    毕竟,大唐仍然是,并且很长时间内都会是一个农业国家。

    这种看老天爷赏饭吃的年代,旱涝灾害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难题。

    “楚王殿下,我们结合这几年统计的长安城的气象数据来看,贞观十八年的长安城,到现在为止的平均湿度是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除此之外,我们对云层的变化也算是做了很多年的研究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云层都不足以形成大雨。”

    朱铜听了李宽的话,立马就切回了主题。

    朱家的三兄弟当中,朱铜算是最有眼色的,也算是混的最好的。

    不管是在哪个年代,情商高的人,日子过得都不会差。

    特别是大家的能力水平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情商高的人绝对会是哪个胜利者。

    当然,你爹是大佬的情况除外。

    “我看现在的天空,也有一些白云啊。这雨水的形成,不都是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天空中的白云。

    这些小水滴在云朵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如今空中一直都有白云,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总是会下下来的吧”

    “楚王殿下,您说的没有错,甚至比我们理解的更加透彻,但是雨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态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阵雨。

    就长安城上空这样的白云,顶多就能形成毛毛细雨,解决不了干旱的问题。因为长安城空气的湿度还是非常不足够,没有办法让天空中的云朵变成雨滴。

    其实,我们气象研究所也已经观察到了,三天以后,长安城上空的云朵的密集程度是最近几个月中最多的时候,到时候可能会下一点点小雨,但是也仅此而已。错过了这一波的机会之后,下一次估计又要等个把月了。”

    朱铜不敢有任何的隐瞒,把自己掌握的情况全部都如实的说了出来。

    其实,三天后的毛毛雨,他本来都不想说的,因为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

    到时候大家听说三天后有雨水,可是下下来的却是连地面都没有办法湿透的毛毛雨,心中的失望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三天后的云层分布有利于降雨,这个跟我们太史局的分析是一致的,我们原计划是准备再请陛下出面来祈雨的,现在听你这么一说,这场祈雨的活动就要重新考虑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淳风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这帮人啊,果然是什么都藏着掖着,不到关键时刻不愿意把自己掌握的核心信息拿出来使用。

    当然,这可能也跟前面几次祈雨活动失败有一定的关系。

    他们生怕给了大家过高的期待,到时候更加下不了台。

    “按照你们的说法,三天后的长安城是最有可能下大雨的”

    李宽思索了片刻,看了看朱铜,又看了看李淳风。

    如果他们两个的判断都是这样,那么说明三天后真的就是最佳的降雨时机。

    如果这个时候还是没有大雨,那么可能就真的有些麻烦了。

    自己如果想要搞人工降雨的话,那么也就只有这个时候是最有可能成功的。

    毕竟,缺少了后世的各种材料和工具,人工降雨搞起来的难度绝对是大大的。

    “没错,三天后是最有可能下大雨的,但是我们气象研究所的判断是三天后的云层虽然非常密集,但是仍然不足以达到一场大雨的程度。很可能只是一个大阴天,然后降落一点点下雨,之后又慢慢的变晴。”

    对于自己的判断,朱铜显然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所以李宽的话说出来之后,他没有任何的犹豫就回复了。

    反倒是李淳风,稍微思索了一会,才谨慎的说道:“从天象上的情况来看,三天后是最有可能下大雨的,但是是不是真的能够下大雨,谁也没有办法准确的预告。”

    “我们都知道,下雨是因为云层里面的雨滴足够大,大到空气已经没有办法支撑它,所以就降落了下来。如果我们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